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古韵漫龙井:文化根脉深,青春赋能行——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纪实(七)

长安大学 2025-07-26 浏览:

为深入了解文化传承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探寻非遗工坊集群的创新实践模式,7月22日,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贵阳市龙井村,开展“一村百坊”非遗工坊集群深度走访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代表性工坊,切身感知传统技艺的当代活力。

刺梨佳酿:布依族文化的活态传承

实践队首站探访了龙井村的酿酒坊。在工坊内,刺梨糯米酒非遗传承人龙女士向队员们展示了其精心酿造的佳酿。在她的介绍下,实践队了解到刺梨酒需历经拌曲、润料、上甑、入窖等31道工艺、108个环节的复杂流程,才能成就其独特风味与品质。除此之外,龙女士还向队员介绍了刺梨酒的历史:清代状元赵以炯曾赋诗盛赞刺梨酒,其背后更承载着深厚的布依族文化底蕴。刺梨酒在布依族文化中享有崇高地位,被视为待客珍品。如今,这座融合生产、体验、销售功能的酿酒工坊,已成为龙井村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1.jpg

龙女士介绍酿酒工艺流程

古韵香道:传统技艺的养生智慧

步入青瓦白墙的香坊,实践队员沉浸于沉檀龙麝交织的幽雅氛围之中。工坊传承人向队员介绍了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四大名香。队员们观摩了香粉的配伍、研磨与成型过程,并亲身体验了制作香包的工艺。坊内弥漫的艾草香气,也蕴含着顺应节气的养生智慧。这一缕缕清香,承载的是千年的文化积淀与健康理念。

椒香四溢:舌尖非遗的产业活力

在辣椒坊,实践队员们被陈列在百格木架上的煳辣椒、糟辣椒、油辣椒所吸引。非遗传承人热情邀请队员们品尝坊内的各式辣椒,这些辣椒是工坊主人自己制作的,别具一番风味。通过访谈实践队了解到,这些辣椒采用传统的晒、腌、剁、封非遗工艺窖藏制作而成,已成功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生动展现了“舌尖非遗”的蓬勃活力。

2.jpg

传承人向实践队员展示油辣椒

实践凝思:文化根脉赋能乡村振兴

深入龙井村“一村百坊”的三天走访,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传统匠人的执着坚守。无论是酿酒坊传承人世代守护祖传酒曲的恒心,还是香坊师傅制作香料的专注,都彰显出推动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工匠精神。实队员们通过亲身体验和细致观察,真切感受到每一份非遗技艺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积淀与匠心独运。刺梨酒的醇香氤氲着布依族的民族魂魄,千年香道传递着中华养生智慧的精髓,特色辣椒则点燃了乡村‘舌尖经济’的活力。这些工坊不仅是技艺传承的载体,更是文化自信的彰显,它们以各自的方式,为龙井村的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有力印证了传统文化活态传承在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责任编辑:马良 王嘉翔 吕相滨
相关文章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