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陕西科技大学“绣光数影”实践团走进渭南:探 “非遗瑰宝”,续文化薪火

2025-07-27 浏览:

为响应国家“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的号召,落实“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育人要求,7月14日至19日,陕西科技大学“绣光数影”实践团赴渭南多地开展非遗探访活动,以青春视角触摸历史脉络,以创新思维解码传承密码,用实际行动为非遗注入时代活力,在文化根脉与青春力量的碰撞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答卷。

触摸千年文脉:在历史遗存中筑牢文化自信 

非遗的生命力,根植于厚重的历史土壤。实践团循着文明印记,在尧头窑的千年窑火、博物馆的青铜遗珍、历史遗迹的红色记忆中,探寻非遗技艺承载的文化基因。

在前往渭南市澄城县尧头黑瓷遗址区的途中,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周引弟向团队成员详尽介绍了尧头窑,深入阐释制瓷工艺,使众人提前领略到尧头黑瓷 “黑珍珠” 质感背后,北方先民与自然交流所蕴含的生存智慧。抵达遗址区之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忠阳运用指尖流转的 “选土炼泥、拉坯画花” 古法技艺,让团队成员切实感受到宋金时期窑火的热度。其所展现的北方民窑独特风格,更是黄河流域农耕文明 “实用与美学共生” 的鲜活例证。实践团成员们专注倾听、不时记录,眼中闪耀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崇敬以及探索的热情。

694c1f7a7330e46d4853e2257d5ab8f5(1).jpg

 图为实践团在渭南尧头窑黑瓷遗址景区及非遗工坊

 怀揣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深刻思索,实践团队沿着渭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脉络展开深入调研。从传统技艺的传承工坊到历史久远的建筑遗迹,团队成员在实地考察中持续获取新的认知与感悟。当实践团队抵达澄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目睹面花“龙凤枣山”时,被其精美纹样所蕴含的民俗文化深深打动。实践团队成员汪鲁岳感慨道:“这不仅是一件手工艺品,更是农耕文明的生动体现。”在丰图义仓,古代仓储系统的精巧设计令人惊叹不已。“古人的智慧令人钦佩,这些皆是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的根源。”从澄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到丰图义仓,实践团队成员在触碰历史遗迹的过程中,深切领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基因”的意义,坚定了文化自信。

3cb1ca87673836ea5a8fc7ed11fda689.jpg

图为团队成员在丰图义仓前合照

解码传承密码:在坚守与创新中探寻非遗未来

非遗的传承,从来不是简单的技艺复制,而是在坚守初心与拥抱时代中寻找平衡。实践团与多位非遗传承人的深度对话,揭开了非遗“活态传承”的密码——这份密码里,既有“一辈子做一件事”的坚守,更有“与现代生活对话”的智慧。

皮影戏传承人段满瓮坚守“选皮、雕刻”的“五工”技艺,却不排斥现代展示方式,却致力于把皮影戏搬进沉浸式剧场。皮影雕皮为戏,刺绣引针成画,却同样以浓丽的朱砂、石绿、藤黄点染出莲花、鱼钻莲等吉祥纹样,把农耕时代对丰饶与繁衍的祈愿嵌进每一道刀痕、每一枚针脚。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党菊香的刺绣针脚里,藏着六十年的执着。不仅把“色彩鲜艳、针脚细密”的莲花、鱼钻莲绣成可以穿在身上的祝福,更“开课收徒、进校园传艺”,让传统纹样在少年指尖重新绽放。大荔刺绣传承人王新丽则用数码技术设计纹样、坚持手工刺绣,实现“传统技艺+现代审美”的有机统一。刀光与针线,一明一暗,却在同一幅时代长卷里相互映照:守其魂,亦新其貌。

5daedd2c99bef17ccba999a574b6b5a7.jpg

图为实践团队亲身学习体验非遗技艺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始终回应时代需求。当古老技艺与当代生活相遇,当传统符号融入现代设计,非遗便能跨越代际,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

“青年者,国家之魂。”在非遗传承的时代命题前,青年的参与既是责任,更是激活文化生命力的关键。从渭南的窑火到校园的实践,“绣光数影”实践团用行动证明青年与非遗的相遇,不仅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更是责任与使命的接力。在守护文化根脉、传承民族智慧的道路上,青春力量必将让非遗“活”起来、“火”下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代代相传中生生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深厚文化滋养。

责任编辑:陈颖欣
相关文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