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青少年全面成长,用行动践行青年担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丁香书院“青棠暖阳”实践队积极响应团中央“七彩假期”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7月6日至15日深入社区开展了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紧扣“科普启智、学业护航、文化润心”主线,精心打造三大板块共12项特色课程,为社区的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寓教于乐、启迪梦想的夏日学习乐园。
本次暑期实践深入12个社区,累计开展活动16次,累计服务时长近100小时。19名学生志愿者充分发挥专业所长,结合社区兴趣与需求,设计并开展了科普探索、学业辅导、趣创手工等16场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实践活动,收获了一致好评。
图为实践队合影集锦。秦琴晨摄
科普志愿启新程,点燃科学新希望
实践队精心设计四大科普主题,在7个社区同步开展,成为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环节。在微观世界探索中,便携式显微镜配合“观察-记录-猜想”三步法,带领孩子们揭开了细胞奥秘。当清晰的细胞结构映入眼帘,“老师,我看到‘小房子’(细胞壁)了!”的惊叹此起彼伏,成功点燃对生命科学的好奇。而后在电路搭建实验中,借助模块化电路板与可视化电流器,让孩子们亲手搭建串并联电路,在动手实践中渗透基础物理知识。利用小孔成像套件,以“光影魔术”生动再现《墨经》记载,帮助孩子们直观理解光的直线传播,感悟古今智慧。当小朋友们在透明水槽中观察沉浮现象,“为什么橡皮泥捏成船就能浮起来?”的热烈讨论,让抽象的浮力概念变得可触可感,科学探索的种子悄然萌发。本次科普活动将抽象科学原理转化为趣味盎然的互动体验,激发了儿童的科普好奇心和探索欲,相信他们会带着这份热情去探索更广阔的天地。
图为实践队开展科普活动。秦琴晨摄。
答疑解惑助成长,暖心相伴再启航
这个暑假,志愿者们延续在乔村的关爱与陪伴,开展为期5天的的课业辅导活动,为孩子们的暑假学习再添助力。他们化身“知心哥哥姐姐”,通过耐心讲解、细致检查和课外拓展,帮助孩子们巩固知识、提升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温暖与活力。在教室里,他们耐心细致地讲解疑难知识点,逐题分析错因,手把手指导解题思路。一次次不厌其烦的解答,有效扫清了知识障碍,帮助孩子们攻克学习难点。“老师,这道题我终于懂了!”孩子们豁然开朗的笑容,是对志愿者们辛勤付出的最好回馈。同时,志愿者们精心准备的课外拓展内容,也深受小朋友们喜欢,昆虫世界的秘密、音符的奥秘、生活中的科学、中国航天日···进一步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提升了学习兴趣。点滴努力汇聚成光,为孩子们的暑假学习增添了温暖而有力的支持。
图为实践队进行课业辅导。秦琴晨摄
指尖承艺添智慧,趣创益智向未来
趣创手工课堂场场爆满!实践队深入府东社区、航开路社区、神舟五路社区、长安家园社区,带领孩子们走进艺术的缤纷世界。课堂上,立体青花瓷纸艺的典雅韵味、吸管创意搭建的奇思妙想、剪纸艺术的精妙绝伦……缤纷多彩的手工项目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心。他们围坐在一起,眼神专注,小手忙碌。从小心翼翼地折叠、裁剪,到精心地粘贴、拼接,每一次尝试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在亲自动手创造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精细动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更在指尖流转间,真切体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手工技艺的独特魅力。一件件充满童趣的作品从孩子们手中诞生,“看!这是我做的青花瓷花瓶!”的欣喜之声不绝于耳。手工课堂不仅点燃了创作热情,更悄然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有力推进了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
图为小朋友参与手工活动。秦琴晨摄
此次实践的每一份收获与成长都浸润着“青棠暖阳”志愿者辛勤耕耘的汗水。这不仅仅是一次暑期的志愿服务,更是新时代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响应时代召唤、勇担社会责任的生动诠释。10天的深入社区,12个实践点的倾情投入,16场活动的精心浇灌,近100小时的全情陪伴——数字背后,是“科普启智”点燃的思维火花,是“学业护航”传递的温暖力量,是“文化润心”播撒的自信种子。 志愿者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动能,用青春的智慧与热忱,为社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扇探索世界的窗口,点亮了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对学习的兴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对科学探索的向往。同时,“青棠暖阳”实践队的付出与成效,也赢得了各社区负责人的高度赞誉。
图为活动参与地负责人评价。秦琴晨摄
对实践队员而言,也是充满收获的一段旅程。从精心备课、课堂组织到临场应变,队员们将专业所学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教学能力、沟通技巧与组织协调能力在一次次与孩子们的互动中得到显著提升。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豁然开朗时的笑脸以及社区的称赞,是队员们收获的最珍贵的回响。让他们深刻理解了志愿服务的意义,更加坚定了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青春志向。
征程未有穷期,星河闪耀远方。未来,“青棠暖阳”志愿服务队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对青少年的深切关怀,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与形式,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持续闪光,致力于将这份关爱与启迪常态化、长效化,书写更多温暖与成长交织的故事。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铜川市农弃智转实践队深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在当地多家企业、农业项目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聚焦生态循环发展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核心议题,旨在系统梳理董家河镇的实践经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的号召,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绿筑先锋”实践团于7月正式开启暑期“三下乡”征程。 本次实践以建筑垃圾为核心研究对象,旨在深挖其背后潜藏的社会与环境课题。系列宣传报道将循着“建筑垃圾的由来—破碎分类—‘
2025年8月8日,为深入了解乡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的社会服务需求,探索智慧养老模式在乡村的普及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集暖阳队” 赴陕西省揉谷镇新集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原计划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调查当地老人与儿童情况,不料突发暴雨,队员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8月2日至5日, 在指导教师孙启鹏、苟辰楠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赴广西北部湾“陆海联结链动新程·一带一路物畅其流”暑期社会实践队 赴广西北部湾开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 西安市村落 特色保护区建设实践 2025年7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11区2县168村特色保护区建设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1名师生奔赴周至县兰梅塬村,在靳亦冰教授带领下开展调研,旨在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