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赴合阳支教:花草灯笼映童趣,自然光影入课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2025-07-28 浏览:

2025年7月28日,渭南市合阳县金峪镇的教室里,园艺学院“青春法育·教育兴乡”沿黄学子基层治理实践团带来了一堂花草灯笼制作课。这堂融合自然观察与手工创作的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触摸自然之美,在光影变幻中感受园艺与生活结合的乐趣。

课堂伊始,支教成员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了花草灯笼的历史脉络——从古代灯笼的照明功能,到现代作为装饰艺术的文化,再到将自然元素融入灯笼设计的创意案例。讲解中,支教老师特意结合当地常见的植物种类,介绍了哪些花草的形态、颜色更适合用于灯笼装饰,如三叶草的小巧、紫薇花的灵动,为孩子们后续创作提供了灵感。


图一.jpg

图 支教老师给同学们介绍花草灯笼(罗亦如供图)

实践环节,孩子们三人一组围坐在一起,借助调好的胶水,把银杏叶、玫瑰花瓣、三叶草等标本创意排布。有的让叶片舒展成“小伞”,有的将花瓣拼作“小爱心”,支教老师汪选遥穿梭指导,调整角度让标本与光影适配,让每片叶子、每朵小花都“讲”出独特故事。一支支花草灯笼在协作中成型,不仅是手工成果,更是团队默契与创造力的见证,孩子们在分工协作中懂得“1+1>2”的深刻内涵。

图二.jpg


图 孩子们分工合作制作花草灯笼(罗亦如供图)

灯笼暂未干透点亮,孩子们却十分兴奋地举着半成品拍照,盼着与晒干的灯笼“重逢”。他们举着灯笼互相“炫耀”,这个喊着“你看我的枫叶标本,晒干了肯定能映出小扇子影子”,那个叫着“我的花瓣组合,会变成彩色光斑呢。”这些花草灯笼将自然教育与手工实践的种子,深深地播进乡村孩子心田,并持续扎根、发芽。

图三.jpg

图 孩子们与半成品合影(罗亦如供图)


此次花草灯笼课,是园艺学院支教团深耕“自然+美育+传承”乡村教育模式的又一实践,园艺知识与手工创作结合,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自然与美”的种子。支教团成员文佳慧表示:“花草灯笼课既让孩子们动手实践了手工技巧,又加深了他们对身边植物的了解。后续的课程,我们团队将继续用专业知识,带着热爱,让乡村课堂充满创意,让乡村孩子在自然与手工的交融里,收获成长惊喜,为乡村教育绘就更绚烂的青春色彩。”


 


责任编辑:ly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董家河镇调研农业发展:科技创新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董家河镇调研农业发展:科技创新与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铜川市农弃智转实践队深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在当地多家企业、农业项目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聚焦生态循环发展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核心议题,旨在系统梳理董家河镇的实践经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

 “变废为宝” 之路——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绿筑先锋实践

“变废为宝” 之路——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绿筑先锋实践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的号召,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绿筑先锋”实践团于7月正式开启暑期“三下乡”征程。 本次实践以建筑垃圾为核心研究对象,旨在深挖其背后潜藏的社会与环境课题。系列宣传报道将循着“建筑垃圾的由来—破碎分类—‘

访留守之需,寻养老明道——西农新集暖阳队赴新集村调

访留守之需,寻养老明道——西农新集暖阳队赴新集村调

2025年8月8日,为深入了解乡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的社会服务需求,探索智慧养老模式在乡村的普及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集暖阳队” 赴陕西省揉谷镇新集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原计划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调查当地老人与儿童情况,不料突发暴雨,队员们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赴广西北部湾开展“访企拓岗”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赴广西北部湾开展“访企拓岗”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8月2日至5日, 在指导教师孙启鹏、苟辰楠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赴广西北部湾“陆海联结链动新程·一带一路物畅其流”暑期社会实践队 赴广西北部湾开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西安市村落特色保护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西安市村落特色保护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 西安市村落 特色保护区建设实践 2025年7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11区2县168村特色保护区建设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1名师生奔赴周至县兰梅塬村,在靳亦冰教授带领下开展调研,旨在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