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寰宇同心筑通途,东方长歌启新程|长安大学赴长三角“交通强国筑路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上海世博会展馆开

2025-07-31 浏览:

7月17日,长安大学赴长三角“交通强国筑路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与中华艺术宫,开展了一场专业认知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活动。队员们以脚步丈量历史脉络,在辉煌成就与艺术经典中汲取奋进力量。

faf3de282467b855233f0d615c0a702f.jpg

东方之冠耀寰宇,青春步履续华章

步入气势恢宏的展馆,仿佛踏进了一架贯穿时间的桥梁。作为历史上首次以展示世博文化遗产为核心内容的博物馆,世博会博物馆承载着跨越一个半世纪的世博荣光与集体记忆,万国博览的盛景、科技文明的跃迁、文化交融的共鸣得以永恒定格,象征着人类为创造和谐共存世界的不懈追求。

图片

1851年伦敦世博会水晶宫建筑模型巍然矗立,成为人类跨文明协作的永恒见证。法国圣戈班工厂六国工业力量的精密协作,首次将“万国博览会”的全球人民团结一致的理念熔铸于钢铁骨架之中。水晶宫的每一颗铆钉,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最早的金属烙印,宣告着全球化时代的黎明。

图片

在“中华智慧”展区,《万国风采耀浦江》以流动的金色光带勾勒陆家嘴天际线,多媒体版《清明上河图》上,北宋汴河漕运在数字长卷中苏醒令队员们惊叹不已。在这里,祖国交通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清晰可见。

图片

千廊尽染山河色,丹青浓淡铸国魂

离开博物馆,实践队来到中华艺术宫。这座由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改建而成的建筑,以“东方之冠”的恢弘造型伫立在黄浦江畔。朱红斗拱层层叠叠,既延续了传统建筑的神韵,又彰显出现代设计的张力,成为文化自信的直观写照。

图片

展厅中邱瑞敏等人创作的《畅想·浦江》抓住队员们的目光。这幅创作于2000年的油画,以浪漫主义的笔触打破时空边界。画面中,邓小平同志乘舟浦江之上,背景里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浦东地标交相辉映。转角遇见《千手万禧》,这幅作品以“千手”意象表达多元包容的城市精神。创作者以细腻笔触勾勒千手形态,每只手掌或托举浦江明珠,或舒展城市剪影,传统工笔的精巧与当代艺术的创新碰撞,让“万禧”的美好祈愿,锚定在上海兼收并蓄的文化土壤里。

图片

从世博会博物馆里的全球智慧,到中华文化宫的民族瑰宝,不同维度的文化碰撞让队员们体会深刻:创新与传统从未割裂,世博精神中蕴含的开放包容,早已植根于中华文明的基因里,暮色中的“东方之冠”与远处的世博轴遥相呼应,仿佛在诉说:文化的传承,正是在回望中创新,在坚守中前行。

责任编辑:罗艺轩 任彧德 冯坤 钟家源
相关文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