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安大学“交通强国筑路行”实践队赴清花高速项目参观学习

长安大学 2025-08-01 浏览: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吴雨航 张翌晨)8月1日,长安大学赴广东珠三角"交通强国筑路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中交路建华南有限公司承建的清花高速TJ2合同段项目现场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实践队师生深入工程建设一线,通过实地考察、技术观摩、专家讲解等方式,系统了解了现代化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先进施工工艺、智能管理体系和创新技术应用。

清花高速是广东省“十四五”规划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全长约54公里,双向8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设12个互通立交、1处服务区和1处停车区。其中TJ2合同段主线全长7.406km,主要施工内容为山塘2号桥-山坡5号桥、漫水河大桥、山塘互通立交及连接线、北江特大桥西引桥、北江特大桥主桥3#主塔及长度360m主梁、TJ1-T12标段预制梁等。

实践队首先来到 TJ2 标段智慧梁场。在项目副经理聂启波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智慧梁场的主要功能区域。智慧梁场占地面积84亩,设5条自动环形生产线,生产线包含钢筋半成品加工区、钢筋胎架区、台车前移横区、混凝土浇筑区、蒸养区、张拉压浆区及台车后横移区,单条生产线总长300m。聂启波介绍到,项目智慧梁场打造了多处微创新环节,融入数字智能打造智慧工地的同时,还采用了移动台车附着式振捣器、箱梁张拉应力消解底模、预制梁顶板振捣整平装置等一系列工艺亮点。

WechatIMG791.jpg

WechatIMG792.jpg

在混凝土浇筑区与负责人交流学习

其中,蒸养区的精细化管理给队员们留下深刻印象。走过恒温恒湿的蒸养车间,智能温控系统实时显示着不同区域的温度湿度数据。“将蒸养过程分为预养、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通过分段式精准调控。同时根据以往经历不断调整温度与湿度,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浮于理论,不盲目运行”聂启波指着监控屏幕介绍道。

WechatIMG794.jpg

参观蒸养区

据介绍,通过材料配比优化与养护工艺创新,该批预制梁不仅实现外观质量达标,其抗裂性能、耐久性均超过现行行业标准,单梁承载能力较传统工艺有显著提升梁场生产的预制梁达到工程界领先水平。

WechatIMG795.jpg

了解预制梁成品

离开智慧梁场,实践队来到智慧数字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工程进度、人员分布、设备状态、环境监测等数据实时更新,构成一幅动态的“智慧建造图谱”。工作人员介绍,该中心整合 BIM技术、物联网与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了梁体生产、存储、运输、安装全流程的可视化管理。根据介绍,“哪个环节出现异常,系统会立即预警;资源调配是否合理,数据会给出最优方案”。

WechatIMG796.jpg

参观智慧数字指挥中心

安全是工程建设的底线。在安全教育培训基地,虚拟现实(VR)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传统安全教育模式。队员们戴上VR设备,沉浸式体验瞬间“置身”于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等模拟场景。“这种培训方式比书本和标语更有冲击力,能让安全意识真正入脑入心。”2024级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本科生李佳音感慨。据介绍,该中心通过VR 技术还原了 20 余种施工风险场景,有效提升了一线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与安全防范意识,为工程建设筑牢了“思想防线”。

WechatIMG797.jpg

WechatIMG798.jpg

WechatIMG799.jpg

WechatIMG800.jpg

安全教育体验

实践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师生与中交路建华南公司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副经理李逢源,长安大学2004届校友、项目支部书记王黎明,长安大学2010届校友、项目副经理刘爱平,项目副经理聂启波深入交流座谈。座谈会上,李逢源首先对公司发展概况和人才需求作了详细介绍,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就业指导;王黎明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分享了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型经验;刘爱平则从专业技术角度,为学弟学妹们讲解了行业前沿动态;聂启波就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与师生们展开讨论。整场座谈气氛热烈,校友们的成长故事和行业见解让在场师生受益匪浅,既深化了校企联系,也为在校生职业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WechatIMG801.jpg

座谈交流

此次参观学习,让同学们走出课堂、走进现场,切身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观摩工程建设现场,同学们不仅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印证,深化了对专业理论的理解,更在与一线建设者的交流中,深刻体会到交通建设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使命担当。现代化的施工技术、智能化的管理手段、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让同学们亲眼见证了当代交通工程中科技力量与人文关怀的完美融合。这次活动不仅拓展了同学们的行业视野,更激发了大家投身祖国交通建设事业的热忱,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思考。

WechatIMG802.jpg

合影留念


责任编辑:吴雨航 张翌晨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董家河镇调研农业发展:科技创新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董家河镇调研农业发展:科技创新与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铜川市农弃智转实践队深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在当地多家企业、农业项目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聚焦生态循环发展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核心议题,旨在系统梳理董家河镇的实践经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

 “变废为宝” 之路——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绿筑先锋实践

“变废为宝” 之路——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绿筑先锋实践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的号召,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绿筑先锋”实践团于7月正式开启暑期“三下乡”征程。 本次实践以建筑垃圾为核心研究对象,旨在深挖其背后潜藏的社会与环境课题。系列宣传报道将循着“建筑垃圾的由来—破碎分类—‘

访留守之需,寻养老明道——西农新集暖阳队赴新集村调

访留守之需,寻养老明道——西农新集暖阳队赴新集村调

2025年8月8日,为深入了解乡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的社会服务需求,探索智慧养老模式在乡村的普及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集暖阳队” 赴陕西省揉谷镇新集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原计划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调查当地老人与儿童情况,不料突发暴雨,队员们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赴广西北部湾开展“访企拓岗”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赴广西北部湾开展“访企拓岗”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8月2日至5日, 在指导教师孙启鹏、苟辰楠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赴广西北部湾“陆海联结链动新程·一带一路物畅其流”暑期社会实践队 赴广西北部湾开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西安市村落特色保护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西安市村落特色保护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 西安市村落 特色保护区建设实践 2025年7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11区2县168村特色保护区建设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1名师生奔赴周至县兰梅塬村,在靳亦冰教授带领下开展调研,旨在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