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酒香悠韵,鲁地新程”调研队来到了盛唐国宾酒庄。它兴建于2006年,是世界上首座中式唐风酒庄 。与此同时,国宾酒庄也是一家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餐饮、主题酒店、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酒庄,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一探风貌。
走进酒庄,亭、台、楼、阁、榭、桥、廊等各式中国传统建筑透露着古典韵味。不同于常见到的西式酒庄建筑,盛唐国宾酒庄以中国风为主题,在中国的土地上赋予葡萄酒新的生命。这样尽显东方文化悠久历史韵味的建筑风格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是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积极接受外来文化并交融发展的民族风貌。葡萄酒生长于此,必将焕发更多发展活力。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御驾亲征高丽,驻牌登州,官民在此迎接量驾,后被称为遇驾沟也就是唐皇山谷国宾酒庄所在地,高丽大将盖苏文得知太宗东征, 便派兵阻击,登州军民奋力反击,大败高丽,唐太宗感凰官民护驾有功,特赐葡萄种子及酿酒方法,从此葡萄酒就在蓬莱落地生根了。这也就是“盛唐”称号的由来。
深入国宾酒庄,走进地下酒窖,由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们看到了国宾葡萄酒欣欣向荣的风土密码。他们看来,认为顶级的风土条件下,不是什么葡萄品种都适种,更不是种下葡萄就能产出顶级品质的果实,需要一步步的实践和天选,才能找出与各个风土地块匹配的适种性品种。国宾2000余亩的葡萄种植基地初始栽种了16个品种,如今适种且表现优良的却只有8个品种,有50%品种近600亩的地块,盛唐进行了重新选品栽种或新品种绿枝嫁接付出巨大代价。其中,生长14年的品丽珠也因种植不适宜被砍掉重新做绿枝嫁接。
在盛唐时光馆,工作人员带我们深入了解了盛唐葡萄酒文化以及国宾酒庄的发展脉络。酒庄传承“盛唐”精神,把东方文化的深厚内涵融入西方酿酒技艺,立志酿造出具有中国风味、蓬莱特色、世界级品质的葡萄酒 。酒庄的产品丰富多样,涵盖干红、干白、桃红、甜白、葡萄蒸馏酒等品类 ,其中“盛唐酒庄酒”系列和“盛唐新锐大单品 - 珍系列”备受行业和市场赞誉。
同时,为自身促进良好发展,盛唐葡萄园进行了“葡园六级分级管理及葡萄价格市场化反向评价”方向探索。通过对葡萄园进行了六级分级评定确定,A\B\C级葡萄园为盛唐酒庄酒生产原料,D\E级葡萄园为锦唐酒庄酒生产原料, F级葡萄园不作为酒庄产品生产原料,直接进入原酒流通市场对外销售。对各级别葡萄价格引入市场化价格对比进行反向评定即生产端根据葡萄品质对应的市场价格对基地所产葡萄进行收购,对达不成标准的葡萄原料实行总酿酒师一票否决制。
不局限于常规的葡萄酒庄园,盛唐国宾葡萄酒设计建立了第一座海岛葡萄酒庄园,其位于蓬莱长岛的大黑山岛。大黑山岛的海岛葡萄酒庄园2020年立项,2021年完成首批300亩试种。岛屿四面环海,年均有效积温略低于蓬莱本岛,海风带走湿气,减少了病害;土壤由火山岩风化而成,富含钾钙,野生山葡萄随处可见。酒庄在这里建起中国第一个海岛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同步挂牌山东省院士工作站,课题包括“海风对葡萄酚类代谢的影响”“无农药栽培技术规范”等。按计划,2025年前将扩种至1000亩,并建成集种植、酿造、文化展示、旅游接待于一体的特色酒庄,岛上旧兵营改造的民宿区已率先试运营。该海岛葡萄酒庄园开创多项第一:中国第一个海岛酿酒葡萄种植基地、第一款海岛葡萄酒、第一家海岛葡萄酒庄、第一个海岛酿酒葡萄种植标准、第一个海岛葡萄酒酿造标准等,成功创立海岛葡萄种植、掌握葡萄酿造话语权。该酒庄于2020年开始筹备,2021年完成先期300亩葡萄园种植。这里自然环境优越,无污染、无农药且野生葡萄众多,适合生产“洁净葡萄酒”。庄园设立了山东省院士工作站,承担多项课题,致力于建立海岛葡萄产区科研体系,并计划制定海岛葡萄酒标准。未来,它将打造为集葡萄种植、酿造、文化展示与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酒庄 。
在当今中国市场中,葡萄酒发展依旧面临着不少的挑战。然而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国宾表示他们不会抛弃品牌形象而投身于价格战,品牌的价值认同依旧是他们要长期深入的目标。国宾酒庄的价值不仅在葡萄酒酿造上成绩斐然,更是其在产业与文化领域的多维深耕。它不仅摘得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葡萄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更以积极姿态参与中国酒庄分级管理标准等行业规范的制定,用实践与担当为中国葡萄酒产业的规范化、高品质发展注入动力,成为推动行业前行的重要力量。
图为国宾酒庄工作人员介绍海岛葡萄酒庄的具体情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酒香悠韵,鲁地新程”调研队 供图
盛唐国宾酒庄旅游工作负责人与团队成员合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酒香悠韵,鲁地新程”调研队 供图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铜川市农弃智转实践队深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在当地多家企业、农业项目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聚焦生态循环发展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核心议题,旨在系统梳理董家河镇的实践经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的号召,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绿筑先锋”实践团于7月正式开启暑期“三下乡”征程。 本次实践以建筑垃圾为核心研究对象,旨在深挖其背后潜藏的社会与环境课题。系列宣传报道将循着“建筑垃圾的由来—破碎分类—‘
2025年8月8日,为深入了解乡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的社会服务需求,探索智慧养老模式在乡村的普及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集暖阳队” 赴陕西省揉谷镇新集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原计划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调查当地老人与儿童情况,不料突发暴雨,队员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8月2日至5日, 在指导教师孙启鹏、苟辰楠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赴广西北部湾“陆海联结链动新程·一带一路物畅其流”暑期社会实践队 赴广西北部湾开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 西安市村落 特色保护区建设实践 2025年7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11区2县168村特色保护区建设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1名师生奔赴周至县兰梅塬村,在靳亦冰教授带领下开展调研,旨在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