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龙亭酒庄:生物动力赋能产业,文旅融合绘就新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酒香悠韵,鲁地新程”调研队 2025-08-02 浏览:

2025年7月2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酒香悠韵,鲁地新程”调研团队走进山东烟台蓬莱龙亭酒庄,围绕“葡萄酒产品与旅游消费者期望比较”的核心课题,深入考察其生物动力种植模式、文旅融合路径及市场运营策略。作为蓬莱海岸线产区的代表性酒庄,龙亭以法式风情与东方韵味的碰撞、传统工艺与生态理念的结合,为调研团队呈现了精品酒庄在产业融合中的创新实践。了,也为团队为期八天的调研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一、建筑肌理:法式骨架与东方气韵的共生

龙亭酒庄的建筑群落是中西文化对话的生动载体。调研队观察到,主体建筑以法国普罗旺斯风格为基底,姜黄色墙面搭配陶土红瓦,高低错落的屋顶线条与周边葡萄园形成自然过渡,钟楼等标志性建筑勾勒出法式乡村的浪漫轮廓。而连廊的飞檐设计、亭阁的镂空雕花等细节,则巧妙融入东方建筑元素,实现了“刚柔相济”的视觉平衡。

内部空间的功能性与仪式感相得益彰:以客厅为原型的接待区采用古典风格硬装,巨型橡木门以橡木桶为设计灵感,既强化酿酒主题,又为访客营造沉浸式体验;品鉴区的软装陈设兼顾舒适与雅致,让专业品鉴与休闲交流各得其所。这种建筑语言的融合,成为酒庄传递“中西合璧”品牌理念的直观载体。

二、种植哲学:生物动力法的在地化实践

酒庄的葡萄种植体系深度践行生物动力理念,构建起可持续的生态闭环。土壤管理采用羊粪堆肥激活微生物活性,自然生草与免耕技术既减少水分蒸发,又通过杂草腐烂提升土壤有机质。更具特色的是,农事活动与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深度结合,如在“根日”修剪枝叶,粉碎后还田形成养分循环,体现“顺时应势”的东方农耕智慧。

葡萄园品种布局兼顾多样性与特色化:151.1亩小芒森、141.8亩品丽珠、115.5亩霞多丽等品种科学分布,其中小芒森因在当地表现优异,成为酒庄的标志性品种。这种“生态优先、品种适配”的种植策略,为酒款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产品矩阵:风土表达与文化叙事的融合

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品种优势,龙亭酒庄形成了层次丰富的酒款体系。干白系列中,2024年小芒森干白以百香果与蜜瓜的清新香气为特色,酸度明亮且口感圆润,酒标设计简洁明快,突出品种特性与海岸风土;“海风莱”霞多丽干白经橡木桶陈酿,呈现柠檬、奶油与矿石的复合风味,酒标中的海洋元素与橡木桶意象,呼应其酿造工艺与产区特色。

特色酒款“东方美人”小芒森甜白则以花香与蜂蜜甜香为主导,口感甜而不腻,粉色与紫色的柔和色调搭配花卉元素的酒标,精准诠释“东方美人”的浪漫意象。此外,桃红酒款采用蓬莱当地手工艺人剪纸作为酒标,成为连接产品与在地文化的纽带。

四、文旅运营:体验赋能与精准转化的平衡

作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龙亭酒庄构建了“生产基地+休闲景区”的运营模式。调研队了解到,酒庄以散客为主要接待对象,游客在参观与品鉴后,购酒转化率可达90%。线上推广覆盖微信、小红书、携程等平台,其中小红书凭借场景化内容实现较高转化,线下则通过会员制、住店优惠及满减活动提升复购。

体验活动的设计兼顾深度与温度:生活体验官为访客定制“赶蓬莱集市+晨间瑜伽+手作风铃”的一日行程,让游客在酒庄内即可感受在地生活气息;就餐服务采用“套票可选+单点无低消”模式,满足不同群体需求。这种“体验-认知-消费”的自然衔接,成为文旅融合的点睛之笔。

五、市场破局:精品定位与韧性生长的探索

自2019年开庄以来,龙亭酒庄稳步拓展发展边界:2023年启动出口贸易,产品进入新加坡、意大利、法国等市场;国内则与上海华尔道夫等精品酒店合作,避开商超渠道,聚焦中高端客群。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酒庄通过控制300吨年发酵量的稀缺性策略,维持产品竞争力,其“海风莱“等爆款产品甚至出现断货现象。

工作人员表示,尽管生物动力法并非消费者购买的首要动因,但酒庄始终坚持不打农药、自然除草的生态理念,并通过现场讲解传递给访客。这种“以品质为基、以文化为桥”的策略,成为酒庄抵御市场波动的重要支撑。

此次调研让团队深入观察到精品酒庄在产业融合中的精细化运营逻辑。龙亭酒庄通过建筑、种植、酿造的深度协同,既坚守了葡萄酒的品质本质,又拓展了文旅服务的附加值。调研队将持续梳理其运营数据,为解析蓬莱产区葡萄酒产品与消费者期望的匹配度提供实践依据。

image.png

图为龙亭酒庄工作人员介绍酒款与酒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酒香悠韵,鲁地新程”调研队供图

 

image.png


图为龙亭酒庄工作人员与调研队成员合影留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酒香悠韵,鲁地新程”调研队供图


责任编辑:孙婧慧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董家河镇调研农业发展:科技创新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董家河镇调研农业发展:科技创新与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铜川市农弃智转实践队深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在当地多家企业、农业项目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聚焦生态循环发展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核心议题,旨在系统梳理董家河镇的实践经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

 “变废为宝” 之路——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绿筑先锋实践

“变废为宝” 之路——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绿筑先锋实践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的号召,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绿筑先锋”实践团于7月正式开启暑期“三下乡”征程。 本次实践以建筑垃圾为核心研究对象,旨在深挖其背后潜藏的社会与环境课题。系列宣传报道将循着“建筑垃圾的由来—破碎分类—‘

访留守之需,寻养老明道——西农新集暖阳队赴新集村调

访留守之需,寻养老明道——西农新集暖阳队赴新集村调

2025年8月8日,为深入了解乡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的社会服务需求,探索智慧养老模式在乡村的普及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集暖阳队” 赴陕西省揉谷镇新集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原计划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调查当地老人与儿童情况,不料突发暴雨,队员们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赴广西北部湾开展“访企拓岗”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赴广西北部湾开展“访企拓岗”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8月2日至5日, 在指导教师孙启鹏、苟辰楠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赴广西北部湾“陆海联结链动新程·一带一路物畅其流”暑期社会实践队 赴广西北部湾开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西安市村落特色保护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西安市村落特色保护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 西安市村落 特色保护区建设实践 2025年7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11区2县168村特色保护区建设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1名师生奔赴周至县兰梅塬村,在靳亦冰教授带领下开展调研,旨在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