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曹家铭)7月29日,长安大学赴河北邯郸“乡村支教行・暑假心连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看到了结束的尾巴,清晨的乡村还浸在朦胧薄雾里,远处的玉米田漾着淡青色的光晕,队员们早早聚集在教室前的空地上,为新一天的教学活动做准备。大家在宁静的氛围中明确当日任务,带着满满的热情投入到支教工作中。
图 1 支教队员讲解“两弹一星”
今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两弹一星” 主题课堂在胡口小学的教室里热闹开展。来自长安大学的支教大学生们,带着精心准备的资料和满腔热忱,为这里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共和国峥嵘岁月的大门,让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的 “两弹一星” 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萌芽。
课堂上,支教大学生们没有采用枯燥的理论灌输,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串联起那段艰苦卓绝又充满豪情的历史。“同学们知道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一群科研工作者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祖国的怀抱,隐姓埋名在戈壁荒漠中奋斗。当讲到科研人员在缺衣少食、设备简陋的条件下,用算盘计算数据,最终成功研制出原子弹时,台下的孩子们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敬佩与震撼。
图 2 小朋友展示两弹一星印章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 “两弹一星” 的伟大成就,支教团队还准备了模型和动画短片。当看到蘑菇云在屏幕上腾空而起的画面,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惊叹声。“老师,他们太厉害了!”“我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为国家做贡献!” 孩子们稚嫩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科学家的崇敬和对祖国的热爱。同学们在课堂上还制作了一些手工并写下了自己的感想。
图 3 支教队员与学生课堂互动
在互动环节,支教大学生们设计了知识问答和情景模拟小游戏。孩子们踊跃举手,积极参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 “两弹一星” 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的理解。
图 4 支教队员与全体学生合影留念
此次 “两弹一星” 主题讲解活动,是该大学支教团队系列红色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教团队负责人程展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课堂,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感受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精神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激励更多的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的未来努力奋斗。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铜川市农弃智转实践队深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在当地多家企业、农业项目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聚焦生态循环发展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核心议题,旨在系统梳理董家河镇的实践经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的号召,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绿筑先锋”实践团于7月正式开启暑期“三下乡”征程。 本次实践以建筑垃圾为核心研究对象,旨在深挖其背后潜藏的社会与环境课题。系列宣传报道将循着“建筑垃圾的由来—破碎分类—‘
2025年8月8日,为深入了解乡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的社会服务需求,探索智慧养老模式在乡村的普及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集暖阳队” 赴陕西省揉谷镇新集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原计划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调查当地老人与儿童情况,不料突发暴雨,队员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8月2日至5日, 在指导教师孙启鹏、苟辰楠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赴广西北部湾“陆海联结链动新程·一带一路物畅其流”暑期社会实践队 赴广西北部湾开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 西安市村落 特色保护区建设实践 2025年7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11区2县168村特色保护区建设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1名师生奔赴周至县兰梅塬村,在靳亦冰教授带领下开展调研,旨在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