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弘扬劳模精神,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劳模实践团师生一行人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南泥湾,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奋斗基因”主题研学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情景教学、劳动体验等形式,师生们深刻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在红色沃土上接受了一场生动的思想洗礼和劳动教育。
图1 历史现场感悟南泥湾精神
清晨的南泥湾,青山环抱,稻浪翻滚。实践团首站来到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览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300余件珍贵文物、200余幅历史照片和动态沙盘,系统了解了1941年八路军359旅在王震将军带领下“一把镢头一支枪,誓把荒山变良田”的壮阔历史。
“展览馆里锈迹斑斑的农具、补丁摞补丁的军装,让我们真切感受到革命前辈‘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坚定信念。”该校实践团一名成员在笔记本上写下感悟。师生们驻足于《南泥湾大生产》场景复原区,凝视着模拟开荒的雕塑群像,仿佛听到80年前劳动号子响彻山谷的激昂回声。
图2 实践团成员在劳模展馆合影
实践团在南泥湾湿地公园举行主题党日活动。学生们用快板表演《南泥湾新唱》,朗诵原创诗歌《礼赞劳模》,并发布《弘扬南泥湾精神倡议书》,承诺:“做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工匠!”。
图3 实践团在党徽广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夕阳下的南泥湾,巨型党徽雕塑熠熠生辉。满载收获的大巴车上,带队教师常雪娇总结道:“这次研学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们要把南泥湾的‘镢头精神’带回课堂,培养更多‘政治过硬、技能精湛、作风优良’的大国工匠。”据悉,该校后续将开展“南泥湾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通过劳模报告会、红色科创竞赛等形式,让红色基因深度融入职业教育血脉。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铜川市农弃智转实践队深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在当地多家企业、农业项目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聚焦生态循环发展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核心议题,旨在系统梳理董家河镇的实践经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的号召,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绿筑先锋”实践团于7月正式开启暑期“三下乡”征程。 本次实践以建筑垃圾为核心研究对象,旨在深挖其背后潜藏的社会与环境课题。系列宣传报道将循着“建筑垃圾的由来—破碎分类—‘
2025年8月8日,为深入了解乡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的社会服务需求,探索智慧养老模式在乡村的普及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集暖阳队” 赴陕西省揉谷镇新集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原计划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调查当地老人与儿童情况,不料突发暴雨,队员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8月2日至5日, 在指导教师孙启鹏、苟辰楠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赴广西北部湾“陆海联结链动新程·一带一路物畅其流”暑期社会实践队 赴广西北部湾开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 西安市村落 特色保护区建设实践 2025年7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11区2县168村特色保护区建设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1名师生奔赴周至县兰梅塬村,在靳亦冰教授带领下开展调研,旨在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