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暑期三下乡:探访烟台登龙红酒庄,感受中西文化与酿造匠心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暑期 “三下乡” 实践团前往山东烟台登龙红酒庄开展参观采访活动。通过与酒庄工作人员的深入交流,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感受了酒庄独特的中西文化融合魅力、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酿造工艺,以及葡萄酒产业背后的文化传承与产业实践。
登龙红酒庄的建筑风格堪称中西文化碰撞的典范。据酒庄工作人员介绍,酒庄整体以苏格兰 16 世纪风格建造,由苏格兰设计师主持设计,采用花岗岩打造主体建筑,尽显古朴厚重。入口处两扇纯手工制作的木门更是中西合璧的点睛之笔:一侧雕刻着苏格兰航海家形象,搭配中国传统陶瓷扇子与八卦图元素;另一侧以中国历史人物丘处机为主题,融入英国和平鸽与国花元素,细节处尽显文化交融的巧思。酒庄内的家具与装饰同样暗藏乾坤,从苏格兰远道而来的教堂座椅、源自国外古城堡的石木雕刻墙板,到起居室中拥有 300 年历史的苏格兰挂毯与老板祖母传下的镶嵌木桌,每一件器物都承载着跨文化的故事。
在酒品文化与传承方面,登龙红酒庄展现出对历史与在地文化的深刻敬意。酒庄自主品牌 “灯笼红酒” 的 logo 设计巧妙融合地域与民族元素 ——“灯” 代表蓬莱古称 “灯州”,“龙” 象征中国文化根脉。酒品展示区中,既有酒庄自家葡萄园酿造的干红、桃红、干白及半甜、甜型葡萄酒,也有从苏格兰进口的威士忌与姜酒。尤为特别的是,酒标多采用老板精心挑选的老照片与历史画像,如恭亲王弈兴、丘处机等人物形象,其中部分酒标源自晚清苏格兰摄影师约翰・汤姆逊拍摄的中国人物画册,让每一瓶酒都成为流动的历史载体。更值得一提的是,酒庄老板为弘扬当地文化,将多款葡萄酒出口至英国,成为文化交流的纽带。
![]()
酿造工艺的匠心与自然智慧是登龙红酒庄的另一大亮点。酒庄酿酒车间依山体而建,保留了原始山体结构,天然实现调温调湿功能,即使夏季大雨也能维持适宜的湿度环境,为葡萄酒发酵提供了理想条件。在葡萄种植环节,酒庄采用 “单瓣双闭” 种植模式,让枝叶向两侧展开,使葡萄悬空接受充分光照;采摘与挑选环节则坚持全手工操作,确保原料品质。从种植到酿造的每一步,都体现着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传统工艺的坚守。
此次参观中,实践团成员还了解到酒庄的多元业态:不仅有珍贵的 1954 年麦克劳德威史迹酒(全球仅 100 瓶,酒庄收藏第 3 瓶),还有河南艺术家郑辉现场绘制的城堡背景画、波兰雷泽夫妇历时四月完成的航海主题壁画,以及藏有海外拍卖珍品的图书室。酒庄同时提供西餐服务与住宿,形成集酿造、文化展示、休闲体验于一体的产业生态。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践团成员表示,通过此次探访,不仅直观了解了葡萄酒从种植到酿造的全流程工艺,更深刻感受到文化融合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登龙红酒庄将中西文化、历史传承与现代产业有机结合的模式,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也为同学们未来的专业学习与实践探索带来了新的启发。
![]()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