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奔腾不息,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为深入了解黄河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动科学院“羊光筑梦”兴农团队近日奔赴陕西省吴堡县,前往黄河奇石博物馆与黄河二碛,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探寻之旅。
吴堡县,位于秦晋大峡谷西岸,黄河宛如一条巨龙蜿蜒而过,赋予了这片土地独特的魅力。这座陕北大地上的小城,像一颗被黄河水反复打磨的卵石,沉静里藏着岁月的力道。而城外的黄河奇石博物馆与黄河二碛,恰是解读这份力道的两把钥匙,一把藏于馆内,一把立于滩头。
(一)黄河奇石博物馆:奇石里的岁月印记
团队成员们满怀期待与好奇,踏入了黄河奇石博物馆的大门,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是黄河写就的诗。馆内1500余块奇石依历史时序,分置于 “地质古生物化石展区”“景物、动物奇石展区”“人物、文字奇石展区”。灯光下,那些从河道里打捞上来的奇石静静陈列,有的像奔马踏浪,有的似远山含黛,黑褐的岩石藏着激流的轨迹,黄紫的纹路晕染落日的余晖,更有一块玛瑙质地的卵石,红得像极了陕北汉子腰间的绸带,移步间还能看出水流冲刷的旋痕。上亿年前的各类化石,安静陈列,却似在诉说着远古的故事。讲解员说,这些石头少则经了几十年冲刷,多则已在河床上躺了上千年,是黄河用泥沙作笔、用急流作墨,一点点刻出的作品。在这里,你不必追问一块石头的来历,因为它的每一道纹路里,都藏着黄河的脾气——时而温柔漫漶,时而激昂澎湃。
(图一:黄河奇石博物馆)
(图二:讲解员介绍馆内奇石)
(二)黄河二碛:奔腾在秦晋峡谷的史诗
带着对黄河奇石的震撼与回味,团队来到了黄河二碛。黄河二碛,又名大同碛,与山西省碛口古镇隔河相望,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二碛”。漂流文化广场上,《黄河之子》雕塑静静矗立,阳光洒在雕像上,仿佛能看到 1987 年漂流勇士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身影。他们用生命挑战黄河的勇气,让二碛成为漂流爱好者心中的 “试金石”。更令人心潮澎湃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那段镌刻在山河间的英雄史诗:八路军战士们巧用二碛“河道骤缩、暗礁密布”的天险设伏,当侵略者的船队闯入这片激流禁区,湍急的水流瞬间化作无形的利刃,掀翻的舟船在浪涛中挣扎沉浮,最终被咆哮的漩涡吞噬。这段用自然伟力铸就的防线,成功守护了身后的家园。而今,碛口古镇的窑洞炊烟依稀可见,风中仿佛仍回荡着当年晋陕百姓摇橹送粮、灯下缝衣的互助声息,那跨越河川的同舟共济,早已融入两岸的黄土与涛声。湫水河带来的泥沙抬高了河床,两岸的石壁勾勒出陡峭的河道,暗礁在水底布下天然的屏障。正值非丰水期时,裸露的钙化滩涂像大地的年轮,记录着黄河千万年的冲刷痕迹。离开时,阳光为二碛镀上了一层金色,水流依旧奔腾,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歌谣。黄河二碛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壮阔奇观,更在于它承载的勇气、智慧与希望。这里的每一朵浪花都在书写传奇,每一块岩石都在铭记历史,这就是黄河二碛,一部奔腾在秦晋峡谷里的立体史诗。
(图三:黄河之子)
(图四:黄河二碛)
(图五:讲解员介绍黄河)
万里不能息黄色的水裹着沙,带着埋藏在黄河底下无数的白骨英魂,从尘封的历史中喧流来,让黄河从“沉睡”到“鲜活”,将散落的文化碎片重聚成链,在奇石的纹路里看见岁月,在二碛的浪涛中读懂勇气。
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成为文明的守护者、传播者与创新者。让我们携手并肩,从黄河的自然奇观中汲取灵感,从历史故事中汲取力量,从实践行动中践行担当,让黄河文化这颗璀璨的明珠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让千年文脉在奔腾的黄河浪涛中永续传承、生生不息。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铜川市农弃智转实践队深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在当地多家企业、农业项目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聚焦生态循环发展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核心议题,旨在系统梳理董家河镇的实践经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的号召,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绿筑先锋”实践团于7月正式开启暑期“三下乡”征程。 本次实践以建筑垃圾为核心研究对象,旨在深挖其背后潜藏的社会与环境课题。系列宣传报道将循着“建筑垃圾的由来—破碎分类—‘
2025年8月8日,为深入了解乡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的社会服务需求,探索智慧养老模式在乡村的普及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集暖阳队” 赴陕西省揉谷镇新集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原计划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调查当地老人与儿童情况,不料突发暴雨,队员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8月2日至5日, 在指导教师孙启鹏、苟辰楠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赴广西北部湾“陆海联结链动新程·一带一路物畅其流”暑期社会实践队 赴广西北部湾开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 西安市村落 特色保护区建设实践 2025年7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11区2县168村特色保护区建设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1名师生奔赴周至县兰梅塬村,在靳亦冰教授带领下开展调研,旨在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