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了解烟台开埠这段特殊的历史,探寻开埠后对烟台的深远影响以及烟台人民后续抗争的艰辛历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子们走进了烟台开埠陈列馆,开展了一次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
![]()
踏入烟台开埠陈列馆,仿佛开启了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馆内的每一件展品、每一幅图片,都在向我们诉说着烟台开埠后的沧桑变化与抗争故事。
开埠对烟台的影响是多方面且深刻的。在经济层面,开埠初期,西方列强的商品大量涌入烟台,冲击着当地传统的手工业。展厅里陈列的那些洋布、洋油、洋火等商品,曾经占据了烟台的市场,许多传统手工作坊因难以竞争而纷纷倒闭,无数手工业者失去了生计。与此同时,烟台的港口优势被列强利用,成为他们掠夺中国资源的通道,大量的棉花、花生等原材料被廉价运出,烟台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当地经济发展失去了自主性。
![]()
在社会生活方面,开埠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西方的文化、生活方式开始渗透到烟台的各个角落。一些西方建筑在烟台拔地而起,至今仍能在烟台的老城区看到它们的身影。西方的宗教也随之传入,修建了教堂等宗教场所。这种文化的冲击,让烟台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一部分人开始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而另一部分人则坚守着传统,社会呈现出复杂的面貌。但这种变化并非是平等的文化交流,更多的是伴随着列强的侵略而产生的,带有强烈的殖民色彩。
开埠带来的影响还体现在城市格局的改变上。为了方便列强的贸易和生活,烟台的城市建设围绕着港口和租界展开,形成了新的城市区域。而原来的老城区则逐渐衰落,城市发展呈现出畸形的状态。
![]()
开埠后的烟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抗争也随之而来,而这抗争之路充满了艰辛。早期的抗争多是自发的、零散的。面对西方列强的压迫和剥削,烟台人民进行了一次次的反抗。从抵制洋货的运动到反对列强强占土地的斗争,每一次抗争都凝聚着烟台人民的勇气和决心,但由于缺乏组织和领导,这些抗争往往以失败告终,无数群众在抗争中受伤甚至牺牲。
在抗日战争时期,烟台人民的抗争更加艰难。日军的残酷统治让烟台陷入了黑暗,他们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 “三光” 政策,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但烟台人民没有屈服,他们组成了抗日游击队,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他们缺衣少食,冬天只能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山林中潜伏;他们没有药品,受伤后只能用草药简单处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依然坚持与日军战斗,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参观完烟台开埠陈列馆,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开埠给烟台带来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既有被迫开放带来的屈辱与创伤,也有一定程度上的近代化元素。但更让我们难以忘怀的是烟台人民在开埠后的抗争历程,那是一段充满艰辛、洒满鲜血的历史。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深刻认识到国家富强、民族独立的重要性。我们要学习烟台人民在抗争中展现出的不屈不挠、英勇无畏的精神,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要以史为鉴,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而不懈奋斗。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