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贵州省安顺市旧州镇开展实践活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5-08-09 浏览: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莫春莹)文化乃国之重器、民族之魂,对于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坚定不移地推进“将贵州打造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地,加速构建多彩贵州文化强省”的宏伟目标,切实落实贵州省“四大文化工程”的建设任务,2025年8月1日至8月8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贵州省安顺市旧州镇地戏屯堡非遗文化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安顺市旧州镇,以文化溯源为主线,深入调研屯堡文化存续状态,探索其创新发展路径,为非遗保护与传承贡献高校力量。

溯源文化根脉:解码屯堡文化基因

调研初期,实践团聚焦屯堡文化的物质载体,先后探访了屯堡文化博物馆与云山屯古建筑群。步入博物馆,实践团透过历经沧桑的文物遗存、图文档案与高度还原的历史场景,系统梳理了屯堡文化自明初发轫、绵延至今的演进脉络,深切体悟其蕴含的独特民俗风情、精神信仰体系及多元艺术形态。继而,实践团转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云山屯,解构其精妙的军事防御工事、辨识鲜明的地域民居特色、剖析严谨的聚落空间格局,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空间实证与历史语境支撑。

从历史纵深来看,旧州作为“滇黔锁钥”,在军事防御、商贸流通、饮食交融、教育传承中占据重要枢纽地位。明代屯军戍边的军事战略,结合地方领袖张安七百年的治理传承,孕育了独特的屯堡文化,地戏、木雕等技艺中蕴含的“家国同构”精神内核,更是屯堡文化基因的重要体现。

图为实践团参观屯堡文化博物馆(1).jpg

图为实践团参观屯堡博物馆

图为实践团探访云山屯古建筑群(1).jpg

图为实践团探访云山屯古建筑群

 聚焦文化元素:深入解析传承密码

历经数百年沉淀的文化根脉,既需要物质载体的守护,更离不开人的传承。正是这些深耕技艺的匠人,以身体力行诠释着传统的生命力,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关键纽带。

实践团聚焦屯堡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从匠人视角解读非遗技艺的坚守与创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顺地戏”传承人叶守兴家族四代坚守地戏,牵头组建跨年龄层戏班,其现场演绎更彰显古老艺术底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顺木雕”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鲍波依据现实探索提出“文化铸魂,创意赋能”的发展理念,激活文脉传承;西秀区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王莉秉持“非遗要呼吸在现代生活的空气里”的理念,积极拓展蜡染传播路径。尽管叶守兴、鲍波、王莉守护的非遗技艺各有侧重,但殊途同归——以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与时俱进的探索,为整个屯堡文化薪火相传倾注心血与智慧,持续贡献力量。

图为鲍波介绍安顺木雕(1).jpg

 图为鲍波向实践团介绍安顺木雕

图为叶守兴向实践团表演地戏(1).jpg

图为叶守兴向实践团表演地戏

图为实践团采访王莉(1).jpg

图为实践团采访王莉

联动政府力量:探寻文化传承实践

对屯堡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后,实践团与旧州镇政府展开座谈,深入了解当地在屯堡文化传承方面的工作。西秀区旧州古镇党委书记张轶介绍,旧州镇作为贵州省“四大文化工程”的重要实践场域,积极推进屯堡文化振兴工程。通过“地戏进校园”的常态化教学,让青少年在程式化的唱念做打中感受历史;以“传帮带”机制为非遗传承人群体赋能,构建老中青三代技艺传承梯队;鼓励年轻传承人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将地戏的英雄叙事与程式化表演转化为更具网感的文化表达,让古老非遗在数字时代焕发新声。

此次座谈后,实践团与旧州镇政府完成“大学生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挂牌仪式。随后,在旧州古镇旅游协会党支部书记王顺祥的导引下,实践团深入探访屯堡文化遗迹,之后与旧州古镇旅游协会同样完成了“大学生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挂牌。这两个校地合作平台的搭建,构建起“智力输入—成果反哺”的双向通道,将校园创新思维引入非遗传承现场,推动学术研究与文化振兴的深度耦合。

图为实践团于旧州镇政府挂牌设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实践基地”(1).jpg

图为实践团于旧州镇政府挂牌设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实践基地”

图为实践团于旧州古镇旅游协会挂牌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jpg

图为实践团于旧州古镇旅游协会挂牌设立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本次调研中,实践团通过沉浸式考察文化空间、深度访谈核心传承人并结合调研数据,精准把握了屯堡非遗技艺精髓与文化生态现状,深入挖掘出其核心文化基因与时代机遇,初步探索出兼具屯堡文化创造性转化、可持续发展的非遗保护路径雏形,为后续深入研究与政策建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亦为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贡献了高校学子的智慧力量。

 图为实践团在云山屯大门前合影(1).jpg

图为实践团在云山屯前合影

 

 


责任编辑:任意门
相关文章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西藏自治区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西藏自治区

在响应国家边疆民生与交通战略,破解高海拔地区公共服务瓶颈,2025年8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实践团启程前往川藏公路,开展沿线服务站设施优化调研。团队 依托专业北京, 从成都平原启程,沿国道318一路西行,深入新津、浦江石像、天全、泸定、折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学子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学子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 学子深入雪域高原,为川藏公路服务站升级注入专业智慧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邓科 刘艺柔)在响应国家边疆民生与交通发展战略,破解高海拔地区公共服务瓶颈的号召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天路驿

西农学子深入延安问技于棚,求知于行磨砺初心

西农学子深入延安问技于棚,求知于行磨砺初心

2025年8月9号至8月16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调研团的7名同学前往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开展了暑假 “三下乡” 实践活动。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来了解当地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学子赴胶东军区旧址纪念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学子赴胶东军区旧址纪念馆

6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实践团队走进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纪念馆(位于烟台市海阳市郭城镇战场泊村),以“胶东地区的革命历史与精神传承”为主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红色印记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本次实践团队由学子王子豪担任领

西农学子三下乡: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西农学子三下乡: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塞上兴农 调研队积极响应《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号召,于2025年8月深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开展“ 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主题社会实践。团队以厚植“知农爱农”情怀为初心,运用专业视角系统探究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与智慧化管理实践,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