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探访博纳佰馥酒庄解码生物动力法的“自然哲学”

2025-08-10 浏览:

2025年7月3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下乡”团队走进贺兰山脚下的博纳佰馥酒庄,围绕生物动力法的实践向彭帅师兄展开深度采访。这座以生态种植闻名的酒庄,将“宇宙能量与植物生长”的哲学融入葡萄种植全流程,为实践团提供了观察生物动力法落地的鲜活样本。

(一)从理念到实践:生物动力法的“底层逻辑”

生物动力法的核心,是把葡萄园看作一个与宇宙节律共振的生命体。鲁道夫·斯坦纳提出的这一理念,强调土壤、植物、天体运行的关联性——月球的引力影响植物汁液流动,星座方位指导修剪时机,而地球自身的“呼吸”则需要通过生态平衡来维系。团队注意到,酒庄葡萄园仅种植赤霞珠和霞多丽,却在田间穿插着许多杂草。这不是疏于管理,而是刻意保留的“生态伙伴”,杂草能涵养土壤微生物,吸引益虫,甚至通过根系与葡萄藤形成“信息交换”。这种拒绝化肥、农药的“减法思维”,正是生物动力法“生态自循环”理论的体现。

(二)制剂与日历:生物动力法的“操作手册”

这种看似‘玄学’的方法,真的有科学依据吗?目前学界争议仍在,但酒庄的实践证明,遵循日历进行农事,葡萄的风味集中度确实更高。比如春季出土选在”根日”,葡萄藤扎根更深;秋季埋土赶在“叶日”前,枝条木质化更充分,抗冻性明显增强。

(三)老藤与酒窖:生物动力法的“成果检验”

在15年树龄的霞多丽老藤区,这里采用一年两次的大水漫灌,仅在春季出土前和秋季埋土前进行,且从不使用除草剂。老藤的根系能扎到地下5米,漫灌能引导根系向深处找水,而杂草在与葡萄争夺资源的同时,也在“锻炼”它的生命力。这种“适度胁迫”的种植方式,让葡萄果实更具风味张力。半嵌入式酒窖里,弓形顶设计造就的9~12℃恒温和60~70%湿度,也暗合生物动力法的“自然调节”理念。生物动力法酿造的葡萄酒,发酵时不添加人工酵母,完全依靠葡萄自带的菌群,“就像让酒液在自然的节奏里慢慢‘呼吸’,最终呈现的风味更纯粹。”

(四)实践团的思考:传统智慧与现代农业的碰撞

采访结束时,实践团成员围绕“生物动力法的可行性”展开热烈讨论。“它更像一种农业伦理,提醒我们敬畏自然。”指导老师总结道,博纳佰馥酒庄的实践证明,生物动力法未必是“反科学”的,其对生态平衡的追求、对细节的极致把控,与现代农业倡导的“可持续发展”不谋而合。

此次采访让团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生物动力法的价值,不仅在于产出优质葡萄,更在于提供了一种人与自然对话的方式。他们不只是种葡萄,更是在守护一片与星星共舞的土地,而这份对自然的敬畏与探索,正是“三下乡”实践中最生动的“田间课堂”。


责任编辑:邢博
相关文章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