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AI领航”实践队赴辽宁抚顺开展“重走雷锋路,青春报国行”专项社会实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5-08-19 浏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追寻红色足迹,厚植家国情怀,7月29日至8月3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AI领航”实践队赴辽宁抚顺开展“重走雷锋路,青春报国行”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先后走进抚顺煤矿博物馆、雷锋纪念馆、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等地,通过沉浸式学习感悟雷锋精神谱系,筑牢科技报国理想信念。

走进工业记忆,淬炼报国匠心

在抚顺煤矿博物馆,实践队员通过翔实的展板、历史文献与照片,深入了解了抚顺这座“煤都”的百年发展历程。队员们重点学习了在技术封锁时期革新工艺、在艰苦环境中坚守奉献的矿工群体的劳动事迹,深刻感悟其中蕴含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馆内陈列的抚顺特有煤精雕刻品与内含远古动植物的虫珀,也展现了自然资源的独特价值与传统工艺的精湛。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在抚顺煤矿博物馆合影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在抚顺煤矿博物馆参观学习

在抚顺石化工业展览馆,实践队员深入探访了这座国家级石油化工基地的发展历程。展馆记载着抚顺石化工业从艰苦创业到科技腾飞的奋斗史诗,生动呈现一代代石化人攻坚克难、薪火相传的实干足迹。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强国的脊梁,不仅屹立于实验室的尖端突破,更铸就在生产一线劳动者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创新中。这份工业重镇的厚重积淀,深化了人工智能学子对“科技报国”使命的认知,激励他们将算法智慧熔铸于国家需求,为技术创新注入强劲精神动能。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在抚顺石化工业展览馆

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时代担当

在抚顺雷锋纪念馆,实践队员们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重温了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一生。馆内陈列的雷锋生前用品和事迹资料,生动诠释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纪念馆浓厚的红色氛围,让队员们深受教育,真切体会到了雷锋平凡人生中所蕴含的伟大力量。

image.png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在雷锋纪念馆

在辽宁雷锋干部学院,队员们通过专题学习、沉浸式体验等方式,系统研习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与传承路径。大家深刻理解了“螺丝钉精神”的本质,认识到新时代青年应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使其成为行动自觉。在庄重的雷锋“入列式”活动中,队员们深受触动,纷纷表达了要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青春奋斗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的决心。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在辽宁雷锋干部学院合影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雷锋”入列式“活动

实践队还实地参观了抚顺市采煤沉陷避险搬迁安置小区——东华园社区,调研新时代社区治理与民生改善成果。多年来社区在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人居环境等方面逐步实现了全面提升。东华园的变迁,是党和政府心系人民、改善民生的生动缩影,也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基层治理中的鲜活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将立足专业所学,探索技术创新、服务社会、造福基层的路径,让雷锋精神在科技服务中绽放时代光芒。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在东华园社区

铭记历史苦难,体悟人道光辉

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实践队员们沉浸式体验了一堂深刻的历史教育课。在这处保存完好的特殊历史纪念地,队员们通过参观监舍等原状陈列设施,直观感受到历史的现场感。墙上的痕迹与展出的认罪书等实物史料,真实记录了战犯思想改造的具体过程。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

在讲解员详细介绍下,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处理日本战犯时,秉持“改造为主”的人道主义原则。通过劳动改造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中方致力于促使战犯认罪悔过,而非简单施行惩罚。这一独特实践,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襟与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智慧与担当的体现。队员们由此深刻体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重要意义。这段特殊的历史,为实践队成员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深化了青年学子对和平、正义及人道主义价值的理解。

探访启运之地,厚植家国情怀

实践队赴新宾满族自治县,溯源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赫图阿拉城。 队员们通过体验满族传统饮食“八碟八碗”、沉浸式观看“努尔哈赤登基大典”历史演绎,切身感受了浓郁的满族风情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讲解员带领下,队员们实地调研了清太祖努尔哈赤出生地、汗王寝宫等重要历史遗迹,系统了解了满族从部落兴起至建立政权的历史脉络。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在赫图阿拉城合影

此次探访,既是历史文化溯源之旅,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课堂。 队员们通过现场学习,深化了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自觉性与使命感,有力筑牢了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根基。

青春手记

王亦菲:“通过此次实践,我对雷锋精神有了更为真切的体会。它不仅存在于历史展馆的照片与实物中,更融入百姓生活的点滴细节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而是一种始终如一的坚持与担当。作为新时代西电青年,我们要把这份精神传承下去,在平凡中践行初心,在奋斗中实现价值!”

罗西洋:“行走抚顺工业长廊,从煤矿博物馆到石化工业展览馆,触摸到的是一部淬火重生的转型史诗。这座老工业基地用百年奋斗诠释:真正的创新既要仰望星空,更需脚踏大地。东华园社区的笑脸更昭示:转型的时代意义是人民福祉。作为智能学子,我愿为工业生产贡献AI智慧,让老工业基地的奋斗基因在数字时代续写新篇。”

结语

此次社会实践,队员们通过深入探访红色地标、工业遗址与历史文化遗迹,系统了解了抚顺的红色基因与工业发展脉络,在实地调研中深化了对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精神传承的认知。 雷锋精神的深刻感召,激励着队员们在工业记忆中学思践悟、在历史回望中汲取力量、在文化寻根中厚植情怀。 这场“重走雷锋路,青春报国行”之旅,既是一次生动丰富的实践锻炼,更是一堂入脑入心的沉浸式“思政大课”。 队员们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新起点,自觉将雷锋精神内化为成长动力、把实践所得转化为专业报国能力,立志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责任编辑:王亦菲 罗西洋
相关文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