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农大调研队:水源地探访农夫山泉“绿色智造”产业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5-08-12 浏览:

8月4日,夏阳炽烈,丹江口水库碧波万顷。我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丹心桥-青禾实践团走进农夫山泉丹江口水源地,实地探访“大自然搬运工”的产业升级与绿色担当。

image.png

图文调研队在农夫山泉湖北丹江口有限公司的留影 通讯员 张煜科供图

一滴水的生命旅程,始于库区深处清澈的源头。队员们沿库而行,工厂选址毗邻丹江口大坝,距水源直线距离仅200米,将“源头建厂”的理念落到实处。工作人员指着辽阔水面介绍:“这里承接了汉江与丹江的清流,库深超151米,是水质过滤的天然屏障。农夫山泉共有13处优质水源,丹江口正是守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担当。”

沿着生产线深入洁净车间,我们目击了工业智造的“高产高效”:注塑机先将粒子精准吹成瓶胚,经高速理胚、吹瓶成型后,过滤净化后的丹江水自流注入——每一环节都被精密自动链路串联。接待员介绍:“一条现代化产线仅需4人即可,从原料到灌装一气呵成,每小时产量高达80000瓶!无人叉车穿梭搬运,自动化裹膜打包更是大幅压缩人力成本。”高效产能背后,是2004年建厂以来持续技术迭代的结晶,更是对中国制造业转型的生动映照。

image.png

图为农夫山泉湖北丹江口有限公司的水处理车间 通讯员 张煜科供图

车间尽头,整齐排列的天然矿泉水引人注目。队员们了解到,依托丹江口深层岩石过滤,水中富含钙、镁、锶等矿物精华。“普通纯净水不含矿物,而我们的天然矿泉从源头就葆有自然厚赠。”水之清冽,源于生态保护的恒久投入;瓶之便捷,得益于智能制造的精益提升。

从车间走出,我们来到取水口,看着丹江口水库碧波荡漾的壮阔景象。澄澈的水面在夏日骄阳下泛着粼粼金光,水色清澈深邃。我们驻足于取水口平台,看到几根粗大的管道从水库深处延伸而出,如同大地的脉络,静静汲取着这源自秦巴山脉、历经天然岩层过滤的深层活水。接待员在一旁补充道:“我们在此处设置了多重精密监测设备,24小时不间断守护着取水水质,确保每一滴入库的水都符合国家最严苛的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远处,丹江口大坝巍然矗立,如同一位沉默的守护者,与周边绵延的青山共同构筑起坚实的生态屏障,确保这一库清流能够持续滋养北方大地。

image.png

图为农夫山泉在丹江口水源地的取水口 通讯员 张煜科供图

责任编辑:张煜科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董家河镇调研农业发展:科技创新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董家河镇调研农业发展:科技创新与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铜川市农弃智转实践队深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在当地多家企业、农业项目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聚焦生态循环发展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核心议题,旨在系统梳理董家河镇的实践经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

 “变废为宝” 之路——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绿筑先锋实践

“变废为宝” 之路——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绿筑先锋实践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的号召,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绿筑先锋”实践团于7月正式开启暑期“三下乡”征程。 本次实践以建筑垃圾为核心研究对象,旨在深挖其背后潜藏的社会与环境课题。系列宣传报道将循着“建筑垃圾的由来—破碎分类—‘

访留守之需,寻养老明道——西农新集暖阳队赴新集村调

访留守之需,寻养老明道——西农新集暖阳队赴新集村调

2025年8月8日,为深入了解乡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的社会服务需求,探索智慧养老模式在乡村的普及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集暖阳队” 赴陕西省揉谷镇新集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原计划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调查当地老人与儿童情况,不料突发暴雨,队员们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赴广西北部湾开展“访企拓岗”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赴广西北部湾开展“访企拓岗”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8月2日至5日, 在指导教师孙启鹏、苟辰楠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赴广西北部湾“陆海联结链动新程·一带一路物畅其流”暑期社会实践队 赴广西北部湾开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西安市村落特色保护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西安市村落特色保护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 西安市村落 特色保护区建设实践 2025年7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11区2县168村特色保护区建设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1名师生奔赴周至县兰梅塬村,在靳亦冰教授带领下开展调研,旨在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