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京学院学子赴绥德研习陕北秧歌,深扎黄土地传承文化根脉

西京学院 2025-08-13 浏览:

非遗薪火青春传 秧歌韵动黄土心

image.png

图 1陕北秧歌最美女指挥 任艳艳

锣惊川壑千重浪,绸卷黄塬九霄云。”盛夏的陕北,生机盎然。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炽热情感的黄土地上,一群青春的身影正踏着古老的鼓点,舞动出文化传承的时代新韵。

2025年7月28日,西京学院“非遗薪火青春传 秧歌韵动黄土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满怀热忱奔赴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将文化传承的课堂扎根于民间艺术的沃土。西京学子们走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秧歌传习所绥德县文化馆,沉浸式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秧歌的独特魅力,并以躬身实践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殷切嘱托。

image.png

image.png

零距离触摸非遗瑰宝,青春脚步丈量文化根脉

绥德县文化馆作为陕北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与传承基地,其深厚的底蕴为实践团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馆内珍贵的史料、生动的图片与实物展陈前,学子们系统了解了陕北秧歌跨越千年的发展脉络:从远古祭祀祈福的雏形,到明清逐渐定型为表达欢庆、抒发情感的民间舞蹈,直至近代融入革命洪流成为鼓舞斗志的“翻身秧歌”。其粗犷豪放的舞姿、高亢激昂的唢呐、寓意吉祥的歌词,无不深深烙印着黄土高原人民坚韧乐观的生命底色与浓郁的地域风情。

图片1.pngimage.png

拜名师习得秧歌精粹,“最美女指挥官”亲授技艺

实践的核心环节是向陕北秧歌的杰出传承者、“最美女指挥官”、绥德县文化馆副馆长任艳艳拜师学艺。任艳艳馆长扎根乡土数十年,以其精湛的技艺、深厚的理论素养和对秧歌传承的满腔赤诚享誉业界。在文化馆排练厅,她化身严师益友,从最基础的“十字步”、“三进一退”步伐教起,悉心拆解“扭、摆、走、跳、踢”的秧歌韵味核心。她强调“秧歌的魂在脚下,情在腰间,神在眉宇”,要求学子们不仅要形似,更要理解动作背后的情感表达与文化内涵。

在她的手中如火焰翻飞,示范动作行云流水,刚柔并济,尽显秧歌力与美的交融。学子们在汗水中反复练习,从最初的生涩到逐渐掌握韵律,体验着身体语言与古老文化密码的连接。

图片2.png

image.png

image.png

深悟文化基因守护重任,青春誓言续写非遗华章

如果说技艺的学习是“术”的层面,那么对非遗保护紧迫性与深远意义的理解则是此行更为宝贵的“道”的收获。实践团队通过与任馆长及文化馆专家的深度座谈,深刻认识到陕北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浪潮中面临的传承人断层、生存空间受挤压、原真性保护困难等严峻挑战。这让他们真切体会到总书记强调“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的重要现实意义。学子们认识到,非遗保护不仅是守护历史的记忆,更是维系民族精神血脉、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石。

秧歌舞动热土,青春践行使命

除核心的秧歌研习外,实践团队还深入绥德城乡,走访民间老艺人,观摩村落秧歌表演,参与当地文化生态调研,在更广阔的乡土课堂中感悟非遗赖以生存的土壤与环境。他们用脚步丈量文化传承的路径,用青春视角记录下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生态,为后续的非遗传承与传播积累了一手珍贵素材。

image.png

图片1.png

image.png

正如总书记在考察绥德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时所强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西京学子此行,正是对这一精神的生动青春践行。他们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高举,让古老的秧歌在青春的律动中焕发出时代的新声。当年轻的手臂扬起鲜艳的红绸,稳健的脚步踏响厚重的黄土,秧歌的千年韵律便在这代际相传的舞动中,被赋予了生生不息的力量,成为守护中华民族文化根脉、激扬文化自信的澎湃心跳。这跳动,回荡在陕北的沟壑梁峁间,也必将随着青春的足迹,响彻更为广阔的天地。

图片2.png图片3.png图片4.png

责任编辑:孙宏斌 李昊轩
相关文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