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王悦 樊晨乐 周奕冰 周雪艳)
作者:王悦 樊晨乐 周奕冰 周雪艳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5年8月11日至1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赴西南山区自然保护地保护开发协同调研实践团深入四川省巴中市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周边,围绕“自然保护地生产、生活与生态协调发展”主题开展实地考察。作为国内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在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方面形成的实践经验,为同类地区提供了重要参考样本。
调研期间,团队通过走访铁炉坝村党群服务中心,了解到当地通过专项资金扶持,在保留乡土风貌的基础上打造特色民宿集群,同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依托山地特色打造运动主题乐园、云海观景台等“网红打卡点”,逐渐培育出一条“民宿经营+特色餐饮的生态产业链。如今旅游业已撑起村子经济半壁江山,“守住绿水青山就是守住金饭碗”的理念也已融入日常。
图1 调研小队采访村民
为让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当地构建起双重保障机制:村干部带队的村民巡山队每日巡视林间,专业护林员每月开展系统巡查,两道防线筑牢生态安全网;而按户发放的生态补贴,则让“保护者受益” 的原则落到实处,村民参与生态管护的积极性持续高涨。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也发现了保护区周边发展的现实瓶颈:旅游旺季集中在夏季避暑与秋季红叶季,导致部分村民农闲时外出务工、旺季才返乡发展;民宿标准化管理与村民个性化改造需求间的协调尚需磨合;个别项目因生态红线边界不清暂时停摆;山区地形也给交通通达性带来挑战。当地工作人员坦言,接下来将重点探索民宿规范化运营与林下经济开发的结合点,破解发展难题。
图2 调研小队采访游客中心工作人员
本次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走访和深入交流,系统梳理了铁炉坝村“三生”协调发展的经验与挑战。米仓山的实践,为探索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样本。
图3 调研小队在铁炉坝村委会门口合影
米仓 山探索:自然保护地的“三生”协调新 实践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王悦) 作者:王悦樊晨乐 周奕冰周雪艳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5年8月11日至1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赴西南山区自然保护地保护开发协同调研实践团深入四川省巴中市米仓山国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觅子相伴队”于7月18日至21日赴陕西省富平县觅子村开展以“觅子下乡聚合力,乡村振兴显担当”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团队通过“红色教育—入户调研—乡村支教—产业调研”四大板块,把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惠郁岚 王志豪 张晓彤) 2025年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黄河—华北自然保护地协同治理调研实践团”走进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通过走访保护区及周边村落,深入开展实地调研,近距离探寻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保护密码与
西安邮电大学“青禾智创”团队赴洛南县,以科技赋能农业,参与实操、研学交流,还感悟红色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部署,7月19日至30日,长安大学“碳寻唐山转型迹·绿绘钢城锦绣篇”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朱文婕、白晓帅的指导下,赴河北唐山开展实践活动。建工学院青马班以“生态保护、低碳转型、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