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问卷把脉乡村文明,青春助力振兴新篇

2025-08-18 浏览:

2025年7月28日至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 “春风” 乡村振兴团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问卷调查,以青春之力探寻乡村文明建设现状,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鲜活思路。

此次调研覆盖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居民,问卷内容涵盖文明实践活动参与度、满意度、文化生活现状、乡风文明认知等多个维度,全面勾勒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图景。

                                             

image.png

调查显示,部分居民已参与过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主要通过村委会宣传、村民微信群及邻里口传获取活动信息,反映出乡村信息传播的多元路径。对于参与过的活动,多数居民给予 “非常满意” 或 “比较满意” 的评价,认可活动在丰富生活、凝聚人心方面的作用。然而,时间冲突、内容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仍是部分居民未能参与的主要障碍,为活动优化指明了方向。

在日常文化生活中,看电视、使用手机、串门聊天是居民的主要选择,打牌、下棋等传统娱乐方式也占据一定比例,展现出乡村生活的质朴底色。村内文化设施方面,文化活动室、体育场地、阅报栏等较为常见,但电影放映室、专业图书室等设施仍有提升空间,折射出乡村文化硬件建设的不均衡性。

image.png

谈及 “乡风文明”,居民普遍将 “家庭和睦邻里友好”“尊老爱幼”“治安状况好” 列为核心要素,体现出传统美德与现代治理需求的契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多数村民表示 “了解” 或 “一般了解”,但村级理论宣讲普及频率有待提高,理论与群众生活的结合度仍需加强。

问卷结果显示,居民对未来文明实践活动充满期待:文化娱乐类(文艺演出、书画展览)、教育培训类(技能培训、讲座)、体育健身类(村 BA、村运会)需求突出,农业科普、公益服务也备受关注。活动地点上,村委中心与户外空地成为首选,灵活便捷的形式更易获得村民青睐。此外,居民希望通过讲座、宣传册、文艺活动等多元载体学习核心价值观,让理论知识融入日常生活。

此次调研不仅为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数据支撑,更让 “春风” 乡村振兴团的学子们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中 “乡风文明” 的重要意义。接下来,实践团将梳理分析问卷结果,形成针对性建议,助力乡村精准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以青春智慧绘就乡村文明新画卷。

责任编辑:符悦欣
相关文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