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葡” 写新篇助振兴,GIS赋能绘蓝图 —— 西农资环学院赴陕西杨凌新集村特色产业发展实践团开展暑期调研

2025-08-18 浏览:

为深入探索遥感和GIS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2025 年 7 月 20 日至 7 月 30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陕西杨凌新集村特色产业发展实践团前往新集村,开展了为期 10 天的葡萄产业智慧化发展主题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队员向村民了解葡萄种植现状.png

图 1 队员向村民了解葡萄种植现状

深入田间地头,摸清产业实情

实践团秉持“扎根乡村、贴近农户”的理念,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全面调研新集村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团队成员走进葡萄园,参与疏果、采摘等农事劳动,详细记录葡萄种植技术、管理模式、销售渠道及灾害应对等环节的现实挑战。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种植规模的农户设计差异化问卷,精准收集产业发展痛点与农户真实需求,为后续技术应用与服务提供第一手资料。


队员采访葡萄采摘园园主.png

 图 2 队员采访葡萄采摘园园主

 对话村委骨干,解析发展瓶颈

实践团专访新集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围绕葡萄产业地位、种植规模、组织形式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据了解,葡萄产业作为新集村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种植户数量与种植面积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在产业链延伸、品牌建设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访谈中,村委提到当前面临冷库设施不足、深加工基础薄弱、市场渠道单一等难题,尤其在智慧农业技术应用上存在“想尝试却怕复杂”的顾虑。团队结合专业知识,就土地资源盘活、农旅融合发展等方向与村委交换意见,为产业布局优化提供初步思路。

队员采访村委会工作人员.png

图 3 队员采访村委会工作人员

技术赋能实践,共绘振兴蓝图

依托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优势,实践团将技术应用与产业需求深度结合,利用开源卫星遥感影像绘制新集村葡萄种植分布电子地图,直观呈现产业空间格局。并且结合农户经验在图中标注洪涝、干旱易发区域,制作防灾参考图件供田间使用。

团队绘制新集村种植作物分布图.png

图 4 团队绘制新集村种植作物分布图

结语

盛夏的葡萄园里,一串串饱满的果实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以遥感与 GIS 技术为笔,以田间实践为墨,在新集村的土地上书写着科技助农的青春篇章。未来,团队将持续跟进产业发展,让智慧农业的种子在乡村沃土中生根发芽,为推动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户增收致富注入高校力量。

团队合影.png

 图 5 团队合影



责任编辑:张欧冉、峗煜、黄煜翔、朱洋斌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践队生态调研:解码强降雨下径流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践队生态调研:解码强降雨下径流规

为深入研究强降雨下黄土沟坡地表径流和根土层壤中流对不同草被盖度的响应,助力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学院“赴杨凌水土保持野外试验站专业实践队“于2025年7月18日开启三下乡实践之旅。此次三下乡实践之旅以 杨凌水土保持野外科

高扬红色旋律 谱绘乡村振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蒲公英实

高扬红色旋律 谱绘乡村振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蒲公英实

如何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的大事要事。 为积极探索红色资源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实践,以新媒体弘扬红色精神,以短视频助力红色文旅,以文旅高质量发展构建乡村全面振兴格局,2025年8月3日至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蒲公英实践队赴

“葡” 写新篇助振兴,GIS赋能绘蓝图 —— 西农资环学

“葡” 写新篇助振兴,GIS赋能绘蓝图 —— 西农资环学

为深入探索遥感和GIS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2025 年 7 月 20 日至 7 月 30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陕西杨凌新集村特色产业发展实践团前往新集村,开展了为期 10 天的葡萄产业智慧化发展主题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图 1队

才智播种乡村梦,教育先行育国基丨听见来自群山的回响

才智播种乡村梦,教育先行育国基丨听见来自群山的回响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青春赋能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青春赋能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