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的大事要事。为积极探索红色资源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实践,以新媒体弘扬红色精神,以短视频助力红色文旅,以文旅高质量发展构建乡村全面振兴格局,2025年8月3日至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蒲公英实践队赴河北省涉县赤岸村,先后来到漳南大渠、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一二九师陈列馆、赤岸村党支部委员会等地,开展“刘邓精神浸润下的水利奇迹”专题实践调研。
团队开赴的赤岸村,坐落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河南店镇,这里是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的旧址所在地。1940年冬天,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八路军一二九师挺进太行山涉县地区,在此办公居住近六年,并创立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饮水思源 “将军渠”亦是“幸福渠”
漳南大渠,是在两年旱情背景下,刘伯承、邓小平等为缓解当地军民粮水困境,亲自谋划并参与建设的引水渠,将清漳河水引入赤岸百姓人家。8月3日,团队一行来到漳南大渠将军岭段,查阅历史资料,沿岸走访调研,重温这条当地人民引以为恩的“将军渠”的故事。
明确修渠历史后,团队继续沿渠两岸深入调研,以水利专业视角,探究渠水时空调配与农田灌溉能力,分析沿渠闸堰、隧洞等水工设施防洪效益,观察渠上智能传感器部署与智慧化监测进展。
队员们不时驻足讨论、记录,评价漳南大渠在灌溉、防洪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与效益,感悟的“将军渠”为赤岸百姓带来的跨越80余年至今的富足与幸福。
图为带队老师与队员结合水利专业分析漳南大渠水利工程结构。李雯昱 供图
忆勇铭功 “将军岭”镌刻“战功簿”
刘邓首长带领八一二九师进驻赤岸村后,在此办公居住长达六年时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8月4日、5日下午,团队分别来到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和一二九师陈列馆,参观调研司令部、刘邓首长宿办室,学习调研一二九师在赤岸村六年团结群众英勇战斗的峥嵘岁月。
在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队员们跟随讲解员,先后参观了刘伯承办公室、邓小平宿办室、李达宿办室、司令部会议室等,亲身体验了刘邓首长当年指挥作战和生活起居的环境。屋内的寝灯桌椅陈设简陋,而作战室悬挂的作战地图点线分明。作战时一丝不苟、生活中勤俭节约的作风,正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克敌制胜、军民鱼水的法宝。
图为带队老师与队员跟随讲解员参观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李雯昱 供图
在一二九师陈列馆,队员们注视着一幅幅进军路线图,一张张战时命令、一件件子弟兵的武器、衣帽,那段浴血奋战的历史又在眼前重现。队员们跟随讲解牌,逐字逐句地阅读一二九师官兵六年奋勇抗战、投身生产、服务百姓的点点滴滴。
图为带队老师与队员参观一二九师陈列馆。李雯昱 供图
共谋发展 “短视频”赋能“长振兴”
前期调研中团队发现,在以红色文化宣传带动红色文旅事业的路径上,赤岸村有宽广的实践空间。8月4日、5日早晨,团队两次前往赤岸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带着共同筹建赤岸村新媒体短视频账号、以红色资源宣传带动文旅事业发展的美好愿景,与河北省“千名好支书”荣誉称号获得者、赤岸村党支部书记张海魁同志进行了座谈采访。
张海魁书记热烈欢迎团队到访调研,并热情介绍了连心巷、赤水田岸、红色主题餐厅等取得成功实践的红色文旅项目。
“赤岸村目前非常需要有意愿、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轻人,将刘邓大军和一二九师的红色故事,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讲给青年听,讲给更多人听。”张海魁书记如是说。团队正式提出关于共同筹建赤岸村新媒体短视频账号的建议,并提出今后长久运营账号的期望。站在赤岸文旅事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张书记郑重地同意了团队提出的建议。
8月5日早晨,团队负责人郭筱桠代表团队向村双委和张海魁书记递交了《关于建议筹建赤岸村红色文旅抖音宣传平台的函》和《赤岸村红色文旅抖音宣传平台筹建建议书》。在详细商定筹建细节后,张海魁书记代表村双委,在建议书上郑重签名,拉开了村队共同筹建运营新媒体短视频账号的帷幕。
图为带队老师与队员和赤岸村党支部书记张海魁同志座谈采访。李雯昱 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为年轻人提供了展现才华的用武之地,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为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蒲公英实践队构建起先期资料调研、村民采访调研、水利专业调研、红色资源调研、村委座谈调研“五大路径”,形成了以当地发展实际为基础,以弘扬红色文化为导向,以新媒视频宣传为方法,以促进文旅发展为抓手,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的路线图、建议书、任务单,圆满完成实践各项目标任务。
未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邓精神浸润下的水利奇迹”蒲公英实践队将继续以弘扬赤岸红色资源为根本任务、推动宣传有序进行,促进文旅事业发展,在青年为乡村全面振兴挺膺担当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通讯员 胡鑫宇 郭筱桠 温佳烁)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