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安大学:见矿业辉煌,传承转型之精神

2025-08-19 浏览:

为深入挖掘工业遗产中的红色基因,2024年7月13日,长安大学"红星映矿脉·青潮涌新城"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铜川王石凹煤矿遗址,开展"工业遗产中的红色精神"主题调研活动。
         王石凹遗址公园在铜川市东郊,他是一座见证了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历程的地标。它的前身王石凹煤矿,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 ,1957年破土动工,1961年建成投产,曾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机械化竖井,也是陕西煤炭经济建设的“台柱子”。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王石凹煤矿为国家的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然而,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和产业结构的调整,2015年王石凹煤矿完成了它的煤炭开采使命,正式关闭。如今,它以工业遗址公园的全新姿态,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承载着时代的记忆。

在上午,实践队首先来到矿工生活区。保存完好的建筑仿佛凝固了时间,透过窗户,可以看到生锈的铁板床,它们依旧在诉说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我的脑海中油然浮现出当年的生产工人们忙碌生活的场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矿工们用血肉之躯撑起了国家的能源命脉。他们的生活简单到极致,精神却无比丰盈。

高耸的选煤楼里,生锈的钢铁设备构成震撼的工业景观。走进选煤楼,巨大的筛分机,纵横交错的钢铁架构,让人震撼于工业文明的磅礴力量。锈迹斑斑的齿轮上,仍能看到的铭牌,仿佛在诉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伸手触摸冰凉的钢铁,仿佛能感受到当年机器的轰鸣与工人的汗水。这些沉默的钢铁巨兽,曾是我国工业化的脊梁。它们见证了我们从“一穷二白”到“自立自强”的奋斗历程。如今,它们虽已退役,但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铭记与传承。

沿着公园的道路前行,便能看到遗留下来的废弃火车。这列老式的蒸汽机火车,静静地停放在铁轨上,它曾经是王石凹煤矿煤炭运输的重要工具,在服役期间为铜煤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站在火车旁,抚摸着冰冷的车身,仿佛能听到当年火车的轰鸣声和汽笛声。火车头巨大的烟囱、高耸的锅炉,以及车轮上深深的辙印,都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与沧桑。如今,这列废弃火车作为王石凹煤矿遗址公园的展品之一,为人们了解煤炭工业历史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它不仅是一件工业遗产,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材,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

IMG_1797.jpg

图为废旧火车

在这遗址公园里,我深刻感受到了工业遗产的独特魅力以及坚韧不拔的工业精神。在未来,王石凹遗址公园将继续发挥其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成为人们了解历史、感受时代变迁的重要场所,也将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IMG_1832.jpg

图为和废旧火车的合影

离别的路上,运煤铁轨在阳光下延伸向远方。这不仅是历史的轨迹,更是精神的传承之路。新时代青年必将在这条路上跑出更好的成绩!


责任编辑:苏数数
相关文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