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张晋瑞 安劲博)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这是陕北基层兽医工作的真实写照。2025年8月18日至2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榆林基层兽医服务现状调研团深入陕西榆林,聚焦基层兽医服务现状,通过走访散养农户、规模化养殖场,与一线兽医并肩工作,切身感受他们对畜牧养殖业不可或缺的贡献,并深入探察其面临的发展困境。
8月18日,团队抵达清涧县,跟随经验丰富的赵兽医深入山区散养户。崎岖泥泞的山路是出诊的常态。“牛羊等不起!”赵兽医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责任。在牛圈旁,他结合活体特征讲解病症判断:“看反刍、察粪便,比图谱更直观。”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基层兽医是散养户牲畜健康最及时的守护者。
19日清晨6点,团队参与了一户农家的羊群疫苗接种。严密的防护(脚套、手套)不仅保护人,更是保护羊群的关键。捉羊、保定、精准注射——看似简单的流程充满技术含量。“位置偏了可能伤神经致死,农户一年收入可能就靠这几只羊。”赵兽医的叮嘱让“技术中的责任”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在随后的母羊乳房炎治疗和公羊绝育观摩中,同学们目睹了在简陋条件下(缺乏完善无菌环境和器械),基层兽医如何凭借丰富经验灵活处置,这种“在限制中找办法”的实践智慧令人叹服。他们不仅是治疗者,更是散养户抵御养殖风险的重要依靠。
![]()
赵兽医指导队员配药(李雨珊供图)
20日,团队走进现代化的上河集团湖羊养殖基地。规模化、数字化管理带来截然不同的场景。企业技术人员、西农在读博士和总兽医介绍了“防大于治”的核心理念:在万只规模下,个体疫病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完善的防疫体系和先进技术是保障。这与基层散户普遍存在的“治大于防”现状形成鲜明对比。
![]()
队员采访上河农业科技集团总兽医(王俪洁供图)
基层兽医作为偏远山区散养畜牧业不可或缺的“第一道防线”,是维系小规模养殖稳定的关键力量。然而,其服务现状挑战严峻:出诊路途遥远崎岖、普遍缺乏基础无菌环境和必要器械、时间不固定。更深层次困境在于:整个服务体系支撑薄弱,相较于规模化的完整链条,服务于散养模式的基层兽医在疫病防控体系、实用技术推广、规范药品供应等方面严重缺失,长期处于“单兵作战”的困境。
![]()
队员与赵兽医、养殖户合影(牛宇峰供图)
此次调研深刻揭示了基层兽医群体的坚守与困境。总兽医对学子“多来‘摸爬滚打’,让课本知识长出血肉”的寄语引发强烈共鸣。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高新技术,更需夯实基层服务体系,关注并支持这些默默无闻的“守护者”。大家表示,将带着这份“从泥土中来”的感悟,未来学习中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眼基层需求,为推动兽医服务普及化、均等化,助力产业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