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5-08-21 浏览:

循千年之光,撷非遗之珍

             ——西安建大实践团点燃新疆文化传承火种

作者:冯珂欣 谢澜绮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为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深入挖掘丝路文化,2025年7月23日至2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探丝路非遗,传中华文脉”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11人,奔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以创新模式开展非遗文化调研、技艺学习与社区推广活动。几天的实地调研中,团队聚焦艾德莱斯绸、模戳印花等国家级非遗项目,通过“博物馆+工坊+社区”融合路径,探索非遗活态传承新机制,为中华文化注入青春活力。活动中,学生亲身体验工匠技艺、推广数字宣传片,收获居民热烈反响。

走进博物馆:解码丝路文化的千年密码

实践团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和乌鲁木齐市博物馆的参观开启对非遗历史根脉的深度解码。23日至24日,团队成员在讲解员带领下,驻足“古代丝绸之路”展厅,仔细记录唐代文书、民族服饰等文物,捕捉中原绣工与西域纹饰的生动交融。队员(贾奥雪)激动道:“新疆非遗展真是一堂活历史课!十二木卡姆的韵律带我穿越到古代丝路,玛纳斯的史诗与艾德莱斯绸的绚丽,不只是老物件儿,更鲜活地讲述着文化对话的故事。”通过博物馆调研,团队梳理了新疆非遗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特征,为后续实践奠定了学术基础,同时增强了队员们对非遗系统性保护的责任感。

图片1.png

探访工坊:匠心技艺里的青春对话

25日,团队转战非遗手工作坊,亲身体验艾德莱斯绸的制作魅力。在传承人指导下,学生们学习染料提取与图案编织。团队尝试创新实践,结合环保理念,制作中草药包作为便携载体,让非遗“走出博物馆”,从而变为生活实用品。某同学感慨:“这不仅是手艺课,更是设计启示。我们用手机视频记录每个步骤,计划推出微课,帮更多人欣赏艾德莱斯绸。”这一举措,以绿色设计赋能非遗创新,展示西建大学子的务实创造力。  

大巴扎体验:解锁“非遗+旅游”的活力密码

26日,实践团走进国际大巴扎,在游客喧嚣中寻找非遗技艺的鲜活脉搏。成员采访模戳印花传人古丽大姐,亲身操作织布机,学习“4-3-2-1”踏板节奏和梭子穿梭技巧。在体验馆,他们蘸墨拓印凸版花纹,素雅白布顿时添上民族印记。“上手才知道不易!”队员(梁梦茹)笑说:“织布时手忙脚乱,印花一劲儿糊花。”团队还创新探索“非遗+旅游”融合:观摩特色歌舞表演,在“艾尼江乐器”店敲击热瓦普(一种弹拨乐器),录制交互视频素材。这些一手资料将转化为文创设计原型,助力非遗焕发现代温度。  

图片2.png

 图片3.png

社区课堂:文化传承的薪火相传

在实践尾声之际,团队走进新市区某社区,通过“非遗小课堂”实现从调研到推广的跨越。团队以PPT动画展示新疆非遗故事,配合模戳印花体验摊,居民争相拓印蝴蝶花纹。一位维吾尔族阿姨感慨:“年轻人这样爱我们的文化,真好!”团队创新推出“高校-社区”合作模式:发放学生设计的非遗主题明信片,建立微信群延续交流。

kappframework-JLkEYH(1)(1).png

从博物馆到社区,实践团用脚步丈量文化厚度,让千年非遗焕新机。实践团成员们体验了工坊产出的30件艾德莱丝绸,社区课堂也覆盖200名居民。团队计划通过论文和视频等形式,为省级平台提供创新案例。青年从来都不是旁观者,而是活态传承的火种。正如带队老师所言:“这趟‘三下乡’,西建大学子用行动诠释:文化根脉的守护,需从书本走出,扎入大地。”


责任编辑:冯珂欣 谢澜绮
相关文章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