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论述为新时代教育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2025年7月14日-17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五育并举”呵护儿童成长,”老幼接力“守护非遗文脉项目组前往神木市大剧院,博物馆府谷县府州古城展开非遗文化的调研学习,将总书记嘱托转化为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
在2025年7月14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五育并举”呵护儿童成长,”老幼接力“守护非遗文脉项目组进行与文投集团艺术团团长王老师进行对话,了解杨家将战鼓的相关知识。艺术团成员平均年龄25岁左右,是一支充满活力的年轻队伍。目前,团队已形成三大创新优势:在传统鼓谱中加入现代打击乐元素,增强节奏层次;结合宋代铠甲与戏曲元素,兼顾历史感与舞台表现力;依托神木“杨家将故里”文化背景,打造沉浸式演出,助力地方文化旅游推广。
“杨家将战鼓”传递的“忠勇、团结、坚韧”精神,被王老师视为文化传承的核心。她强调,“忠勇”并非盲目效忠,而是对民族大义的坚守;“勇”更强调面对困难时的心理韧性,这与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需求高度契合。为推动“五育并举”,艺术团规划了杨家将战鼓进校园计划:依托战鼓社团与美育课程结合,建立青少年非遗传承人培养计划,引导青年从“观看者”转变为“参与者”乃至“创新者”。
![]()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艺术团团长 陈静涵供图
7月15日上午,西安外国语大学“五育并举”呵护儿童成长、“老幼接力”守护非遗文脉项目组赴神木市博物馆开展实践调研。在讲解员引导下,实践团成员步入麟州城杨家将专题展厅,于南征北战的杨家将五人雕像前驻足聆听:杨业在一次战役中孤军奋战,身中数箭被俘后,宁可绝食三日也不屈降;杨延昭因骁勇善战,被契丹人视为北斗七星中专克契丹的第六颗星;杨文广祖孙三代南征北战,以热血铸就边疆安宁。
雕像右侧,手执龙头拐杖的佘赛花(佘太君)形象尤为动人。据《宋史》记载,其父折德扆本是麟州豪强,后因子孙多殉国沙场,佘太君将姓氏“折”改为“佘”,寓意“折损由我,子孙安康”。这一细节令实践团成员动容——杨家将的忠勇背后,是佘太君以柔弱之躯扛起的家国大义。从杨业“宁死不屈”的铮铮铁骨,到佘太君“舍我护后”的深沉大爱,杨家将精神早已超越地域局限,成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团结奋战的永恒精神符号。
![]()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神木市博物馆进行参观 陈静涵供图
7月16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五育并举”呵护儿童成长、“老幼接力”守护非遗文脉项目组走进府谷县,探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府州古城。这座始建于五代后唐时期的军事要塞,北依苍茫群山,南临奔涌黄河,城墙蜿蜒如龙,城垛巍峨矗立,自古便有“铜吴堡,铁葭州,攻不破的麟府州”之美誉。在陕北黄土高原与黄河交汇的险要之地,府州古城如同一部镌刻在大地上的史诗,默默见证着杨家将忠勇精神的千年传承。实践队员轻抚斑驳的城墙,于静谧中感受历史的厚重。杨家将故事之所以广为流传,不仅因其波澜壮阔的英雄传奇,更因其中蕴含的民族气节。公元1041年,西夏十万大军压境,折御卿率部鏖战七昼夜,斩敌逾万,终解城围;杨业之子杨延昭镇守边关三十余载,筑宁寨、安流民,是“韧性”的真实写照。杨家将精神早已超越地域与时空,化作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团结奋战的永恒精神坐标。
在7.17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五育并举”呵护儿童成长,”老幼接力“守护非遗文脉项目组在河滨路社区开展小课堂,为学生们讲述以“忠勇报国”为核心的杨家将精神,融家国大义、血性担当与坚韧不屈于一体。杨业父子血战雁门、佘太君百岁挂帅、杨门女将守土抗敌,种种英勇行径彰显“誓与家国共存亡”的赤诚。在互动中学生们了解杨家将的英勇事迹,实践团成员运用口语化的小故事将杨家将精神娓娓道来。这一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温暖。
![]()
图为实践团成员和社区学生合照 邵珥晴供图
从神木市博物馆了解杨家将文化,在府州古城真实体验险峻环境,最后传授杨家将精神,实践团成员与实际中传承杨家将文化忠勇,团结,坚韧铭刻在成员心中。当黄河水再次拍打古城墙,杨家将的故事仍在继续——在校园的战鼓声中,在老人的皱纹里,在每一寸被忠勇精神浸润的土地上。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