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实践育人成效,引导青年学生在躬身实践中锤炼专业技能、筑牢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长安大学赴陕西宝鸡“追寻红色足迹,传承周礼文化”暑期社会实践队于8月18日,在指导老师吴耀东的带领下,先后深入宝鸡车务段客运实训基地与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开展实践学习。
实践团队在宝鸡车务段客运实训基地实践学习并与任主任合影留念
宝鸡车务段客运实训基地是集铁路客运技能培训、安全规范演练及服务效能提升于一体的重要实践平台,致力于新时代高素质铁路客运人才的培养与旅客平安出行的保障。实践队首先与实训基地任主任进行了专题座谈。任主任向队员们系统介绍了宝鸡车务段的发展历程、运营概况及其在区域交通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并重点讲解了客运安检、应急处置、标准化服务等关键环节对于保障运输安全、提升旅客满意度的基础性与重要性。在任主任的示范与讲解下,队员们深入实训现场,观摩学习并亲身体验了客运安检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与规范要求。
实践团队与任主任开展座谈并学习客运安全知识
在夯实安全理论基础后,任主任为队员们进行了心肺复苏术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现场演示与详细指导。他系统讲解了急救的“黄金时间”概念、操作原理、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着重强调了在突发情况下保持冷静、科学施救的重要性。在任主任的指导下,实践队员们分组利用专业人体模型进行了模拟训练。通过亲身参与急救演练,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这些看似简单的急救技能,实则是守护旅客生命安全的“硬核”本领,是交通运输服务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任主任讲授心肺复苏术和海姆立克急救法
随后,实践队转赴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该遗址作为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内迁的珍贵见证,生动展现了先辈们在极端困难条件下艰苦创业、坚持生产、全力支援抗战前线的伟大壮举与不朽精神,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队员们深入探访窑洞工厂、薄壳车间等核心遗迹,系统了解了民族工业内迁的艰辛历程与工人们冒着敌机轰炸坚持生产的感人事迹。置身于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热土,凝视着斑驳的工业遗存,实践队员们深切感到,长乐塬所铭刻的“努力干,一起干”的工合精神与实业报国的深沉情怀,穿越时空依然震撼人心。
实践队参观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
此次实践学习是一次知行合一的深刻淬炼。在宝鸡车务段客运实训基地,队员们通过严格的操作规范学习和技能训练,将保障安全的责任意识内化于心,深刻理解了服务社会所需的基础素养。在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先辈们于危难中展现的坚韧意志与“努力干,一起干”的团结精神,深深震撼了队员,极大激发了爱国热忱与使命担当。队员们一致表示,必将此次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勇于担当,努力在新时代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