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工大学子探寻小岗村改革之路,传承“大包干”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 2025-08-24 浏览:

8月7日至12日,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对话农村改革先行者,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实践队在辅导员葛曲老师带领下,奔赴安徽凤阳小岗村等地开展实践研学。从红手印契约诞生地到现代农业产业园,从沈浩纪念馆到改革亲历者访谈,学子们以脚步丈量改革热土,用青春对话历史荣光。

“大包干”精神与沈浩情怀

实践队的首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大包干”契约诞生原址(现“当年农家”)。在斑驳的茅草屋中,18枚红手印契约复制件、锈蚀农具与泛黄账册无声诉说着改革前的困顿岁月,让队员们直观感受破冰求变的时代壮举。

调研期间,队员们沉浸式体验国家级非遗“凤阳花鼓”与“淮河大鼓”。先前用来讨饭的工具,如今已变成了人们提升生活品质的民间艺术。铿锵鼓点与悠扬歌声交织,传统曲调焕发新声,唱出小岗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炽热向往。

1-凤阳花鼓.jpeg

图为文艺工作者在“当年农家”演奏凤阳花鼓。万梓辰 供图

9日上午,实践队赴沈浩纪念馆学习,由小岗村博士工作站站长雷松林进行讲解。 馆内陈列的旧物无声诉说着沈浩同志心系百姓,以振兴乡村为己任,带领村民致富的动人故事,队员们深刻体悟到其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

2-雷松林-学习沈浩精神_compressed.jpg

图为雷松林为实践队讲解沈浩同志先进事迹。万梓辰 供图

智慧农业激活共富密码

10日上午,实践队深入小岗村匠心葡萄园进行调研。正值丰收季,葡萄缀满枝头。负责人手持糖度计现场检测,介绍园区采用智能浇灌系统,实行精细化种植,年产量达30多万串、60余万斤。匠心葡萄园的大多产品通过电商直播销往一、二线城市,新型农业模式正为小岗注入强劲动能。

3-葡萄园_compressed.jpg

图为实践队员与匠心葡萄园负责人进行交流。万梓辰 供图

亲历者纵论改革破冰路

8日下午以及9日下午,实践队队员于小岗村旧址向关友江与严金昌老先生进行采访。作为历史亲历者与小岗故事的传播者,年逾八旬的两位老人曾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并赴各地宣讲“大包干”精神。

关友江_compressed.jpg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关友江老先生。万梓辰 供图

回顾改革前“吃粮靠返销”的艰难岁月,关友江向实践队还原1978年冬夜场景:“18户村民以托孤决心按下红手印,只为争条活路!”这份“生死契约”最终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确立改革方向,小岗村由此载入史册。

严金昌_compressed.jpg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严金昌老先生。万梓辰 供图

“大包干一年,粮食产量从不足4万斤跃至近14万斤!”严金昌用数字揭示“分产到户”的改革伟力。家家户户不再担心饿死,粮食堆成小山,一朝越过温饱线。他特别寄语青年学子:“要听党话、跟党走,在新时代传承敢为人先的精神基因。”

为更多地了解当年农村改革的实际情况,实践队决定北上,去探望正在北戴河疗养的安徽省委原书记黄璜爷爷,并把在小岗村调研的成果展示给黄璜爷爷。

北戴河畔,92岁高龄的黄璜爷爷仍目光炯炯。1978年在任安徽无为县委第一副书记时,他直面饥荒危局选择放手一搏,顶着压力推行“包产到户”,次年全县粮食增产三成。从黄璜爷爷口中,实践队不仅了解到农村改革的艰辛,也学习到了那个年代改革先行者的崇高风范。

黄书记合影_compressed.jpg

图为实践队员与安徽省委原书记黄璜合影。万梓辰 供图

改革火种照亮青春征程

小岗村秉持“敢闯敢试”精神,从茅草屋到智能大棚,从红手印到云数据,持续刷新着改革答卷。西工大学子用脚步丈量改革之路,把“大包干”精神化作强农富国的青春动能。改革需要勇气,更需创新。

实践队合影_compressed.jpg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万梓辰 供图

新征程上,青年更应投身数字乡村建设,破解“三农”难题,让改革火种在新时代再放光芒,为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供稿人:姚孟 李翔)

责任编辑:李翔 姚孟 王蔡翰
相关文章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