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暑期实践|雍城遗萃寻访团:解码凤翔三绝传承密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5-08-24 浏览: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殷佳慧)2025年86日至8月1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雍城遗萃寻访团”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泥塑、凤翔木版年画与西秦刺绣,展开为期天的深度调研。团队通过亲历工坊、对话传承人、沉浸式体验非遗技艺,力图解构传统工艺的当代生命力。

泥土生灵韵

在凤翔六营泥塑村里,雍城遗萃寻访团队开启了一场泥塑艺术之旅。作为传统的乡土艺术,凤翔泥塑以其造型生动、栩栩如生的特点,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凤翔泥塑博物馆内,团队成员现场观看了制作泥塑的关键工序,从捏制坯型到组合部件,再到精细打磨与彩绘,团队成员亲手参与了简单泥塑的塑形与上色环节,体会到“三分塑,七分彩”的独特艺术魅力——泥塑的色彩以大红、大绿、大黄为主,搭配黑色线条勾勒,既鲜艳明快又充满乡土气息,传统纹样中蕴含的吉祥寓意更让大家感受到民间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这次沉浸式的体验,成员们不仅理解了泥塑的艺术魅力,更触摸到了这一传统技艺背后的文化脉络。

图片1.png

图为团队深入泥塑村进行调研(王莹莹供图)

刀笔刻春秋

在凤翔木版年画的传承地,团队成员与当地的年画工艺人展开了深度对话,走访了多家店铺,与店主进行交流,学习店铺内陈列年画的同时了解了凤翔木版年画的历史背景与艺术特色。年画以其饱满的构图、刚劲的线条、古朴的色调,在驱邪纳祥、寄托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承载了深厚的民俗文化。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邰伟伟夫人王璇老师的讲解下,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为进一步了解年画的现代传承,团队采访了王璇老师王老师表示:“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关注凤翔年画,我们也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出了书签、装饰画等文创产品,让年画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这番话让团队成员意识到,尽管木版年画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但它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创新与护必须并行,才能确保非遗项目能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图片4.png

图为团队采访王璇老师(朱悦竹供图)

丝线绣乾坤

团队成员探访民俗刺绣合作社“雍布凡绣荘”,并且拜访了省级非遗传承人姚怀侠老师,沉浸式体验西秦刺绣技艺。姚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丝线染色、花样拓印直至“平金夹绣”成品的华美蜕变过程。造型夸张可爱的布老虎,一针一线皆承载着长辈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深切祝福。在省级非遗传承人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大家亲身体验刺绣缝制,于方寸布帛间感受指尖技艺的精妙与不易。此次实践不仅领略了西秦刺绣独特的艺术美感,更深刻理解了其作为情感载体与生活智慧在民俗文化中的鲜活生命力。

图片3.png

 图为团队成员体验西秦刺绣(王莹莹供图)

非遗传承面临共同挑战:工艺复杂难盈利、学徒培养周期长且收入不稳,加之泥塑易损、年画保存要求高,制约传播。创新探索已然开启:木版年画开发文创、西秦刺绣融入服饰、工坊拟借VR展示工艺。团队亲历泥塑、年画制作,体悟匠人指尖的岁月密码。传承需在守正创新中寻找平衡。此次社会实践团队整理了大量影像资料与访谈内容,旨在为凤翔三绝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参考和支持。非遗的火种需要年轻人的接力与传递,只有在保护中寻求创新,非遗才能真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片5.png

图为团队所做海报(张昕瑜供图)

责任编辑:王莹莹 朱悦竹 陈烩荣 殷佳慧
相关文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