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5年7月25日至8月1日,西北大学法学院“延河星火,青春纪行”队走进延安,开展为期八天的“三下乡”红色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先后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等红色阵地,感受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仰、奋勇斗争的峥嵘岁月。
宝塔山巍峨矗立,镌刻着烽火岁月的记忆;延河水奔流不息,激荡着红色精神的血脉。延安,这座在中国革命史上熠熠生辉的圣地,曾是党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至解放战争初期的“心脏”——既是指挥全国革命的中枢,也是支撑战略全局的后方。从1935到1948年,中国共产党在此扎根十三载,带领中国人民打赢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擘画了解放战争的壮阔蓝图,孕育出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写下了永载史册的壮丽篇章。为了读懂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层内涵,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2025年7月25日至8月1日,西北大学法学院“延河星火,青春纪行”实践队走进延安,开展了为期八天的“三下乡”专项活动。通过探访革命旧址、研读历史资料、缅怀革命先烈,让青年学子在实地感悟中筑牢理想之基。
圣地溯源:触摸历史明真知
7月26日,实践队首站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推开展厅大门,一件件带着岁月痕迹的革命文物、一帧帧定格历史瞬间的老照片、一页页泛黄的文献资料,像无声的讲述者,把党在延安的十三年风云历程娓娓道来。这里能看到红军长征落脚陕北的艰辛、延安成为抗战指挥中心的担当、新民主主义试验区的探索;能读懂党的建设如何一步步推进、毛泽东思想如何成为指路明灯;能了解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布局,更能领悟“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到底是什么。队员们边走边看,在历史细节中读懂了党领导革命走向胜利的密码,也真切感受到延安精神穿越时空的力量。
第二天,实践队走进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斑驳的土墙、简陋的桌椅,处处透着当年的质朴与坚韧。队员们重点了解了边区政府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三三制”政权如何让老百姓真正当家作主,以及在经济、教育、民生、军事等方面创下的亮眼成绩。站在旧址里,仿佛能看到当年军民一起开荒种地、办学堂、搞生产的场景——政权建设的文件里藏着民主的智慧,生锈的农具上沾着奋斗的汗水,泛黄的课本里写着教育的初心。大家终于明白,正是这种扎根群众、敢闯敢试的劲儿,让边区成了革命圣地最坚实的根基。这份跨越时空的初心,也成了激励我们新时代奋斗的动力。
英灵长祭:忠魂励我勇担当
实践队怀着沉重而崇敬的心情来到四八烈士陵园。苍松翠柏间,烈士纪念碑静静矗立。队员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献出生命的英烈们敬礼、鞠躬,默默哀悼。那一刻,周围安静得能听到心跳,大家仿佛看到了先烈们冲锋陷阵的身影。正是他们用热血践行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誓言,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这份震撼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里,也让大家更加坚定:要接过红色接力棒,扛起新时代的责任。
新闻炬火:真理之声伴征程
走进延安新闻纪念馆,队员们被眼前的一切触动:老旧的印刷机、带着油墨香的战地报道、简陋的工作环境……原来在当年,新闻工作者就是拿着这些“武器”,在党的领导下宣传真理、发动群众。旁边的清凉山更是“红色新闻摇篮”,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社、解放日报社等都曾在这里扎根,见证了党的新闻事业从窑洞走向全国的历程。这正是毛泽东“深入群众,不尚空谈”的指导思想在宣传领域的生动写照,也让队员们真正懂了:笔杆子也是武器,宣传工作从来都关乎人心向背。
实践淬思:薪火永续启新程
八天的延安之行画上了句号,但红色的种子已在心里发芽。队员们通过看实物、听故事、读史料、沉浸式体验,真切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也读懂了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在延安时期到底是怎样落地生根的。延安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那个年代的生动体现,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里闪亮的一环。这次实践不仅让大家对党史、新中国史有了更深的理解,还更像一次精神上的“充电”。队员们都觉得,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当好红色精神的“传火者”,把在延安的收获变成学习的动力、成长的养分,用实际行动为中国梦添砖加瓦,让青春在服务社会中绽放光彩。
近日, 西安邮电大学赴陕西西安“入党积极分子传承党的优良作风”暑期社会实践队 ,积极投身于一系列聚焦作风建设的实践活动之中。活动形式丰富多元, 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躬行再到精神领悟 。在这一系列活动中,队员们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刻感悟优良作风的真谛
踏寻红色印记,感悟初心使命——西北大学“延河星火,青春纪行”队赴延安开展实践活动 导读: 2025年7月25日至8月1日,西北大学法学院“延河星火,青春纪行”队走进延安,开展为期八天的“三下乡”红色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先后前往延安
2025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144分之1实践小分队” 针对Labubu潮玩的火爆现象展开问卷调研,揭开了这一亚文化符号背后的消费逻辑与经济特征。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8人,在辅导员王凯指导下,深入白河县月镇村开展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该实践团作为院级普通团队,聚焦“乡村振兴促进”主题,
2025年7月2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青槐致远队奔赴宝鸡市凤翔区槐北村,开启了一场以“支教润童心,筑梦向未来”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这支由9名学生组成的队伍,怀揣着对乡村教育的热忱,为当地的孩子们送去知识的滋养与温暖的陪伴,用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