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农学子桃源问“茶”:在油茶林里破解乡村振兴的“金色密码”与“绿色考题”

2025-08-28 浏览: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程燕 周昌昊 黄舒琪 付游)

地处湘北的桃源县丘陵连绵,漫山的油茶树绿意盎然。8月中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油茶兴农”实践团一行人循着习近平总书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的嘱托,在综合考虑调研时长、调研位置和产业发展情况后,扎进湖南省桃源县龙潭桥村,对当地油茶产业发展状况展开深度调研,在一棵棵油茶树间寻找乡村振兴的“金色密码”,也在一片片绿叶上审思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考题”,持续探寻这一传统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乡村,用专业学识探寻产业发展之道,展现了新时代农科学子的担当。

“一颗果到一滴油”的奇幻旅程

“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联合国粮农组织这样评价油茶。桃源县凭借亚热带季风气候、酸性红壤与“中国富硒之乡”的天然禀赋,把“硒+茶油”写进县域特色产业规划,让“桃源茶油”成为湘字号“金名片”。

油茶产业规模化发展成效显著。目前,全县已培育4家较大规模的茶油加工企业,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年生产加工能力近3万吨。湖南泥头山油茶开发有限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年产值达2.5亿元。走进湖南泥头山油茶开发有限公司文化展馆,1971年余汉畴同志将茶油赠予周总理的佳话仍在耳畔回响。“五十多年来,我们牢记总理嘱托,古法匠心与现代化工艺并重。”工作人员按下按钮,透明车间里茶果翻滚、低温压榨、适度精炼、超微过滤,金黄透亮的茶油汩汩而出。“我们的茶油采用物理压榨工艺,保留茶油固有的色香味和营养成份,颜色金黄清亮、口感清醇不腻,是实实在在的纯茶油!”工作人员骄傲地说。


image.png

图一 实践团成员参观公司文化展馆


image.png

图二 实践团成员参观公司生产车间

“有了补贴,才敢放开手脚干”

在龙潭桥村种植大户文良军老板的油茶基地里,以湘林210品种为主混种长林53号和华鑫品种的油茶林长势喜人,亩产可达2000斤,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全面覆盖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多亏了政府每亩1000元的品种改良补贴,改良成新品种后亩产直接翻了两番!”文老板介绍,他对油茶产业投入了极高的热情,自学相关种植技术;从事油茶种植十余年,坚持人工除草、施用有机肥,保证油茶品质。同时,他与重庆师范大学黄敦元教授合作,采用地蜂授粉,坐果率和鲜果产量显著提升,且成本低、无污染;积极探索产业新模式,曾尝试林下套种,尽管因基地机械化程度较低、人工成本高而未达到预期效果,但积累了相关经验。如今,他正计划建设农庄、开展研学活动,并期待与高校深化合作,攻克施肥技术难题。据乡政府张主任和该村副支书介绍,龙潭桥村3位种植大户油茶林面积达2500余亩,带动百余村民就业,让赋闲在家的老人有事可做。


image.png

图三 农户在文老板的油茶基地劳作

image.png

图四 实践团成员与文老板交流油茶基地发展情况

窥见不足,奋勇前行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走访,实践团发现当地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现实难题:首先是产业链条尚不完整,产品销售渠道单一,收获的油茶大都自产自销,未能与企业开展合作;其次乡间道路系统不完善,交通不便导致散户管理难;滴灌系统覆盖不足,散户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且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直面困难与挑战,当地村委会拟采取开办农业合作社等措施解决相关问题,积极迈出破局之路的第一步,为推动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image.png

图五 实践团成员与村民交流油茶种植情况

“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在油茶林间回荡。带着这份嘱托,西农学子牢记习总书记“要大力发展好油茶产业”的嘱托,秉承着“诚朴勇毅”的校训穿行阡陌,丈量土地温度,记录产业痛点:如何补上链条缺口?怎样让茶油卖得远、卖得好?能否用数字技术解决劳动力短缺?

“问题清单”已列,“解题思路”正在孕育——队员们计划联合企业建立订单收购机制,引入小型山地轨道车破解运输难题,设计低成本的智能滴灌系统……“我们要让传统油茶嫁接现代‘芯片’,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实践团成员坚定地说。

暮色四合,油茶林被镀上一层金边。西农学子实践团坐在晒场,探讨着“油茶+研学”“油茶+康养”的新可能。金色答卷正在书写,绿色考题仍待作答,同学们将青春汗水浇灌乡村振兴,持续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为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擘画新时代乡村发展的壮美新篇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程燕 周昌昊 黄舒琪 付游
相关文章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