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工程大学“秦韵乡兴,菌技助农”团队赴陕西多地开展实践活动

2025-09-05 浏览: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被视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为了深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西安工程大学“秦韵乡兴,菌技助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10至7月16日前往陕西多地进行暑期社会实践。


走进菌肥生产线,深研菌肥智造

首先实践团队前往西安恒茂肥业有限公司,工厂负责人刘小青总经理介绍了公司生物有机肥生产的流程:通过将农业废弃物如蘑菇菌渣、农作物秸秆和果树枝条碎屑等,复合禽畜粪便等,通过定向微生物的发酵工艺转化为优质有机肥基料。再根据需求,复合特定功能菌剂制成生物有机肥。该技术不仅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更通过生产环境友好型肥料,为推进化肥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毕业于计算机专业的刘小青总经理如数家珍般向实践团队介绍着公司自主组装的菌剂发酵设备,他详细讲解着每一处创新设计,眼中闪烁着对自主研发成果的骄傲与热忱。这种将跨学科知识创新应用于传统农业领域的开拓精神,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图为参观农业废弃物发酵物  刘静供图)

针对企业提出的芽孢杆菌发酵芽孢率低和液体菌剂储存困难的技术瓶颈问题,带队教师何艳慧结合团队在高密度发酵、微胶囊化菌剂保护技术方面的成果,提出优化建议。双方围绕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达成初步合作共克时艰的意向,为产学研融合奠定基础。

 

走进生态农场,细究助农链环

第二站,团队走进中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团队成员在负责人的引导下,详细了解了合作社“农业废弃物-有机肥-绿色种养”的全产业链模式:秸秆、果蔬残渣等废弃物经处理转化为“秦鹿”生物有机肥,反哺“清乡”品牌鸡蛋、果蔬的绿色种植,形成闭环生态系统。在智慧农田与温室大棚中,智能化灌溉系统与水肥一体化设备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科技对农业的改造力量。

(图为参观中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 刘静供图)

合作社的“三位一体”精准扶贫机制更让团队成员们深受触动。通过“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模式,部分收益反哺村基础设施建设与贫困户分红,优先录用贫困群众参与生产,并提供免费有机肥与驻点技术指导,配套“供种、技术、收购三统一”服务,有效降低经营风险。中王农技术服务中心常年聘请专家开展培训,助力打造“高陵蔬菜”名片,让同学们看到产业扶贫与技术赋能的深度融合。

实践中,队员们既在生物有机肥生产区观摩10吨原料日处理的循环工艺,也在田间与技术人员探讨病虫害防治,更在座谈中碰撞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带队教师表示,希望双方就功能菌剂增效技术落地达成合作意向,并在合作社建立长期实践基地,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人才。

此次实践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的赛道上,科技创新是引擎,青年担当是燃料,唯有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方能让菌肥技术在田间地头结出丰收的果实。


再访宏远种植社,接力田垄实践链

第三站来到了指导教师团队长期合作的宏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大棚已经连续2年使用团队研发的多功效微生物菌剂,这次团队在参观之余在老师的指导下,在50°C+的大棚里蹲在田垄间小心翼翼地进行植物样本和土壤样品的采集,此次采样将为菌肥效果评估提供关键数据。

从2022年第一批队员的探索奠基到如今2025年新团队的接力深耕,“秦韵乡兴,菌剂助农”社会实践青春队伍始终扎根田野。从温室大棚里的土壤取样与果实测验检查,到研制和应用微生物有机肥,同学们亲手养护和采摘,在汗水中品味科技助农结出的硕果。那些沾满泥土的采样袋、记录本上密密麻麻的数据,以及队员们被晒得通红却洋溢着笑容的脸庞,共同勾勒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图景。当带着体温的汗水滴入滚烫的泥土,科技助农的种子正在这片热土上茁壮生长。


责任编辑:贾欣悦
相关文章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