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学生以代码之力破解物流痛点

原创 2025-09-12 浏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生以代码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践队员以“物流流程优化”为核心目标,通过轮岗实操、深度调研、数据分析,精准挖掘快递分拣、打包、配送环节的痛点,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专业知识提出优化方案,为邮政物流效能提升注入青春智慧。

扎根分拣一线,摸清物流流程 “堵点”

“凌晨六点的分拣车间,传送带的节奏里藏着效率提升的关键。” 实践首日,团队按前期分工分为分拣组、数据组、调研组,迅速融入邮政中心局物流作业全流程。分拣组队员张予涵、张思宇等轮岗参与智能分拣系统操作、人工辅助分拣、包裹打包理货等岗位,记录下 “分拣区域划分模糊导致跨区搬运耗时”“部分异形包裹无法适配智能分拣设备需反复人工调整”“高峰时段打包物料补给不及时” 等 3 类核心问题 —— 仅 8 月 2 日至 3 日两天,队员就统计出因区域动线不合理导致的无效搬运累计超 200 次,异形包裹分拣延误率约 8%。

数据组则同步采集物流运营数据,通过记录每小时分拣量、打包时长、包裹错发率等指标,发现 “智能分拣系统与人工分拣岗位衔接存在 3 分钟左右等待间隙”“乡村配送点订单汇总延迟导致发车时间不稳定” 等隐性问题。调研组队员田雨艳、钟彬等还对邮政员工开展深度访谈,从一线操作人员口中了解到:“新手分拣员对区域代码不熟悉,初期错分率较高”“乡村配送路线未结合每日订单密度动态调整,部分路段重复跑”,这些来自实操层面的反馈,为后续优化方案提供了真实依据。

image.png

                                                                                                图为队员参与搬运实况


image.png

                                                                                 图为分拣组队员参加一线分拣车间的实况


结合专业所长,提出物流优化 “良方”

基于 7 天的一线实践与数据积累,团队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专业知识,针对性提出三大物流优化方案。针对分拣效率问题,设计 “分区作业优化模型”:建议将分拣车间按西安行政区域划分为 “灞桥 - 临潼区”“莲湖 - 新城片区” 等 6 个专属分拣区,每个区域配备 1 台智能分拣设备 + 2 名人工辅助员,同时在区域间设置 “快速转运通道”,并制作 “区域代码可视化手册” 供新手员工参考 —— 经模拟测算,该方案可减少无效搬运次数 40%,新手错分率降低至 3% 以下。

image.png

                                                                             图为六个区域的分区作业优化模型

image.png

                                                                      图为配合智能分拣设备的人工分拣员


针对智能分拣与人工衔接间隙问题,团队提出 “人机协同时序优化方案”:通过编程调整智能分拣系统的包裹输出频率,使设备每 30 秒输出 1 批包裹(每批 5-8 件),与人工打包的节奏精准匹配,消除等待间隙;同时建议在打包岗位旁设置 “物料补给站”,按每 2 小时提前备好胶带、纸箱等耗材,避免高峰时段物料短缺。而针对乡村配送效率问题,队员慕程远、吴佳结合通信工程专业的路径规划知识,设计 “动态配送路线算法”:建议每日根据乡村配送点的订单量、地理位置、路况信息,通过系统自动生成最优配送路线,例如将周至县周边 3 个订单量较少的村落整合为 1 条配送线路,减少重复行驶里程约 15 公里 / 天。

成果落地反馈,专业实践获企业认可

8 月 6 日,实践团向企业提交《西安邮政中心局分拣配送流程优化建议报告》,并现场演示 “分区作业优化模型” 的模拟效果。邮政中心局物流运营部负责人对方案高度认可:“大学生们提出的优化建议,既贴合我们的实际操作场景,又融入了专业技术思维,特别是动态路线规划与选择最优路径的思路,直接解决了我们长期面临的效率痛点。”

image.png

image.png

                                                                     图为利用贪心算法所进行的路径优化


此次实践,团队不仅完成了物流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还形成 1 份完整的实践报告,为邮政中心局后续流程改进提供参考。“从课堂上的算法知识,到车间里的物流优化,我们真正体会到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价值。” 实践团负责人张予涵表示。这支来自信控学院的实践团队,以扎根一线的调研、专业精准的方案,为邮政物流效能提升贡献了青年力量。

(通讯员:张予涵)





责任编辑:张予涵
相关文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