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近日,服务于云南省施甸县的西安交通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西安交大研支团)与中国传媒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中传研支团)在支教地联合开展系列党史学习活动。
4月18日中午,两支研支团在施甸县第一完全中学进行党史学习交流会,开展主题讲座,展示学习成果。在交流会上,两支队伍结合自身学校发展历史和专业特色背景,分别做了以“西迁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宣传事业的变迁”为主题的专题分享。
西安交通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与中国传媒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在云南省施甸县联合开展系列党史学习活动。图为两校研支团在施甸县第一完全中学开展党史学习交流会。西安交通大学研支团 供图
来自西安交大研支团的李强回顾了交通大学由1896年“南洋公学”建校开始,历经磨难、不畏艰险,始终响应党中央号召,承担国家和民族重任的伟大历史。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交大“西迁”前的困难情况、交大在搬迁之后所处的艰苦环境,用交大人爱国奋斗、无私奉献的事例激励研支团成员保持爱国之心、努力学习,艰苦奋斗,为国家新时代的新征程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西安交大研支团成员李强进行分享交流。西安交通大学研支团 供图
来自中传研支团的黄珩将党的宣传事业分为1.0、2.0、3.0三个阶段。他用生动详实的案例讲述了不同阶段的时代特点,号召研支团成员在学习生活中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中传研支团的黄珩进行分享交流。中传研支团 供图
两支研支团通过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提升志愿服务能力,丰富工作思路,有效推动了研支团的校际联动。
在学习交流会外,两支研支团也深入社会、校园,在中小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党史宣传学习活动。
西安交大研支团在施甸县第一完全中学组织“西迁精神”宣讲活动。西安交通大学研支团 供图
西安交大研支团在施甸县第一完全中学组织开展“西迁精神”宣讲活动。在听了讲座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将学习西迁人爱国奉献、不畏艰难的精神,并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践行。
中传研支团在施甸县大楼中学教唱红色歌曲。中传研支团 供图
中传研支团在施甸县大楼中学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开办主题党课,利用历史课堂宣讲党的奋斗历史与峥嵘岁月,利用音乐课堂教学生学唱《不忘初心》等红色歌曲,拍摄了杨善洲精神主题短片,传承当地的红色基因。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西安交大研支团与中传研支团将再接再厉,助力施甸县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青春筑梦播薪火 支教赋能绘振兴。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乡村振兴与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响应共青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2025年7月15日至31日,西安思源学院“筑梦·逐梦”爱心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永乡镇冯家村,开展为
“ E心一意”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编程伴童行,AI普新知,反诈护社区。 为了推动大学生参与基层治理,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7月7日至7月22日,西安航空学院“E心一意”志愿服务队前往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桃园路街道延光社区,开展了“七彩假期”
韶光筑梦结硕果 艺彩绽芳启新程。七月流火,夏木成荫。2025年7月31日上午9时,洛川县冯家村村委会二楼会议室内掌声雷动、 笑语盈盈。 西安思源学院“筑梦·逐梦”爱心支教暑假社会实践团与村里孩子们联袂呈现的文艺汇演在此温情启幕。十五天的教与学,在歌声
教育为翼,可载乡土少年越山向海。2025年暑期,西安思源学院“筑梦·逐梦”爱心支教暑假社会实践团深耕永乡镇冯家村,以15天的浸润式教学,将传统文化的根脉、科技创新的活力、乡土情感的温度熔铸为系列特色课程。从笔墨间的文化传承到指尖上的科技创想,从
躬耕沃野淬初心,情系桑梓砺担当。 为响应2025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将青春热忱融入乡土实践,2025年7月27日,西安思源学院“筑梦·逐梦”爱心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冯家村。从庭院里的孝亲暖意,到果林间的历史回响,再到田垄上的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