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大荔县在党的领导下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贯彻实践“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尤其在果农经济方面迈出一大步。为了切身了解这些变化,我们决定前往大荔县两宜镇王彦庄村进行实地采访调研,了解大荔冬枣产业发展现状。
#02冬枣
大荔冬枣是大荔县最为著名的水果,大荔冬枣以其个大,皮薄、核小、肉厚、富有弹性、味道脆甜、液汁多的特点广受消费者喜爱。其富含人体所需的19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堪称“百果之冠”。目前大荔冬枣已成为富民强县的特色支柱产业和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强劲板块。
由于在全国成熟最早、货架期最长、品质最优、标准化最高、效益最好、品牌最亮,大荔冬枣深受全国消费者的喜爱,成为G20杭州峰会专供水果,品牌价值达44.94亿元,连续四年跻身“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榜”20强。大荔县也被誉为“中国枣乡”“全国冬枣名县”“农业生产标准化示范县”等称号。
#03活动过程
一、准备阶段:
在实践前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对大荔县王彦雷村有了充分的了解,并提前与当地村委取得联系,以保证此次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通过线上讨论,我们对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策划和整理,制定出了详细的社会实践计划,对成员进行了合理分工,安排了具体的日程和住宿餐饮问题。
二、实地考察:
我们首先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观了各个水果种植地,并且学习了采摘水果,包装水果的技巧。同时果农们为我们讲解了不同种类的葡萄的种植培育方法,以及不同的大棚对于冬枣的生长影响等专业问题。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水果采摘都是由果农亲手采摘,这也直接导致了采摘效率低,可以利用机器来解决,从而使得采摘效率提高。
三、走访农户:
通过走访种植户,我们对他们种植水果的规模、品种、产量、销售渠道、收入等方面有了大致了解。受天气因素影响,每年水果的产量都会有一定波动,但由于种植水果种类较多,农户们的收入还算稳定。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现在水果的销售方式大多以果农自己与果商联系进行销售,果农自己售卖价格低利润低,发快递的方式还不太成熟。我们提出了种植户可以将自己的水果以直播带货的方式售卖,在电商流行的今天,通过这种方式让大荔的水果走向更多人的面前。
四、走访村委、提出建议:
根据调研组的结果,我们在与当地村委见面时将自己的建议提交给了他们,并与当地村委进行了深度交流探讨。他们向我们介绍了当地冬枣的种植情况,农民的收入状况,并表示政府在对于种植冬枣方面已有一定的政策。
#04实践成果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了解到大荔冬枣优越的种植条件和潜力巨大的交易市场。大荔冬枣比我国同一纬度的其他地区冬枣要早熟15天,每年8月到次年元月都有冬枣上市,有效延长了冬枣销售时间,避免了集中上市的市场风险。我们在当地农户口中了解到一种叫“断园”销售的农业订单模式,是指客商在地头根据每个枣园的挂果情况现场确定整园收购价格,采摘时间由客户决定,但采摘之前枣农仍要负责对枣园进行正常管护。这种断园销售模式有效解决了冬枣“采青上市”的难题,大棚冬枣供不应求。而且通过我们走访还建议村民们接触电商这种销售渠道,将自家产品通过短视频的形式来向大众输出,直播带货或者入驻购物app来拓展销售渠道,将冬枣以快递的形式发向全国各地。
#05实践总结
一、对国家:
通过此次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我们深入社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去,使我们在实践的大课堂中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国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意识和观念,培育自觉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明确当代青年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牢固树立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对当地:
服务农村,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实现了思想层面交流,利用我们先进的文化知识和对当下销售现状的分析,把先进的销售观念到到当地,协助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为果农出谋划策。
三、对自身:
让我们大学生深入实践,在实践中认识自己、锻炼自己、服务乡村,磨练意志,奉献爱心提高了我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结协作精神,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月流火,初心滚烫。7 月 20 日,陕西工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 三下乡实践团一行,踏着先辈足迹奔赴陕西富平八路军 120 师誓师旧址。在这片镌刻着民族抗争史诗的红色土地上,青年学子以崇敬之心触摸历史温度,以赤诚之志传承革
杨家庄位于左权县芹泉镇,村庄依山傍沟而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9师于1937年11月率先在杨家庄建立了“炸弹厂”,成为八路军开辟时间最早、建成规模最大、武器制造最完备的兵工厂,在抵御日寇侵略的峥嵘岁月中,该厂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铸就了传之
为响应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部署,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桑榆影忆,岁月共话”实践团于2025年7月27日赴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南程村开展以“时光印记,温暖相伴”为主题的助老公益摄影活动。通过为乡村老人拍摄高质量生活影像,弥
为深入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27日,材料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来到了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云雾缭绕的中条群峰,在抗战的岁月里,是战士眼中家的方向,也是誓死捍卫的防线。它不再仅仅是自然的造物,更升华为
近日, 为深挖关中麦作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共生逻辑,引导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感悟中华农耕文明根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情麦脉”实践团深入关中杨凌、宝鸡、铜川、西安四地开展专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