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关爱留守儿童
7月26日,陕西理工大学实践团赴汉中市南郑区两河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以“绘梦织夏梦想起航”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骄阳似火的七月,三下乡的钟声已经敲响。这是我们炫夏暑期三下乡实践队三下乡活动的时间,我们舍弃享受暑假的快乐时光,决心背起行囊,和队友踏上征程,去三下乡,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再苦再累也甘愿,毕竟这是次难得的机会,争取在这短暂的时光中能成长起来,增多见识,学一些书本学不到的东西。短暂的几天下乡活动,让我获益良多,它时刻铭刻在我心中,成为我以后人生道路中的一股默默的力量。
02爱心铸就成长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此次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和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带给留守儿童们无限的乐趣,丰富了同学们的暑期生活。经过短暂的时光,实践团成员与留守儿童们成功地搭建了心灵的桥梁,让他们拥有了一颗拼搏向上的心。
孩子们是憨厚淳朴的,无论走在哪里,都有甜甜的问候,学生的热情像一缕清新的空气,抹去我心中的阴霾,在这里,我简单而快乐的生活着。课堂上,孩子们用好奇和纯真的眼神看着我们,我们真想把一切东西交给他们,让他们能够在更广阔的天地翱翔,能够成为他们的老师,我们无时无刻不幸福着,无时无刻不努力着。
03陕西理工大学
支教的时间转瞬即逝。一直都觉得支教是一件非常神圣,离自己非常遥远的事情,没想到今年暑假的实践支教活动却圆了我的支教梦,这也是一次历练与心灵的洗礼,让我更清楚自己的方向与目标。永远忘不了那山顶的第一缕阳光,那是梦的方向,让蒲公英越飞越远,越播越多。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