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部署,同时为积极响应团中央及学校关于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陕西科技大学“筑创邑”实践团队于2021年7月22日27日赴陕西省西安市邑区了解当地葡萄种植现状,助力葡萄特色产业发展,加强电商宣传,助力邑经济发展,融合优秀文化,设计特色包装助力特产推广。
一、团队介绍
筑创邑团队成员包含有来自7个专业的12名同学,分别负责走访调研、设计、剪辑、宣传等工作,在实践中相互配合,在共同完成实践目标。团队在寒假走访调研的基础上,紧跟国家因地制宜的发展政策,综合考虑可实践性,展开了暑期的社会实践。在邑当地展开全面深入调研,通过对查阅文献资料、政府座谈、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获得的数据展开分析,了解种植户真正的问题与需求,结合邑实际提出建议与可行化改进措施,利用专业知识对当地特色产业给予帮助,助力家乡经济发展。
二、实践过程
1、立足实际,实地调研
本项目立足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针对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所产出的户太八号等多品种的葡萄所带动的发展进行实践调研,在追求经济提升的过程中着力探寻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首次提出将邑特色“农民画”融合进葡萄的包装设计中,助力中植户探索电商可持续发展,着力宣传科学种植理念。
2、考察探索,助力发展
(1)加强电商宣传,助力经济发展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单单依靠批发和零售的销售方式过于单一化,带来的经济效益有限,也局限了邑葡萄知名度。针对此问题团队提出新理念“线上宣传推广线下配合线上”达到逐步推进电商发展的目的。针对宣传这一模块,团队利用自身资源帮助邑区葡萄线上宣传,同时与当地宣传平台、网红取得联系,共同携手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多方宣传葡萄,让邑葡萄走得更远,被更多的人所了解。
(2)融合文化因素,设计助力特产推广
自古以来,邑的老百姓就传承着剪纸、漆画、面塑、绣花、编织、麦秆工艺画等民俗艺术。其中,农民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独树一帜,被称为黄土地上绽放的艺术之花。在户县农民画的影响和推动下,全国有数以千计的地乡县开展了农民画活动。实践团队进行走访、开展学习、拍摄、宣传、研发,将户县农民画这一传统艺术融入葡萄包装中,达到不仅丰富葡萄包装和宣传,而且可以集成和发扬农民画。在实践后期,团队成员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设计新的包装,传承邑传统文化,助力邑文旅推广。
三、实践成果
团队从品质、效益、文化多层次助力邑乡村振兴,探究多元发展方案,为种植户提供帮助,助力经济发展,宣传邑葡萄的同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户县农民画。达到经济文化共赢的局面,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助力乡村振兴。
在响应国家边疆民生与交通战略,破解高海拔地区公共服务瓶颈,2025年8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实践团启程前往川藏公路,开展沿线服务站设施优化调研。团队 依托专业北京, 从成都平原启程,沿国道318一路西行,深入新津、浦江石像、天全、泸定、折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 学子深入雪域高原,为川藏公路服务站升级注入专业智慧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邓科 刘艺柔)在响应国家边疆民生与交通发展战略,破解高海拔地区公共服务瓶颈的号召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天路驿
2025年8月9号至8月16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调研团的7名同学前往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开展了暑假 “三下乡” 实践活动。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来了解当地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位
6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实践团队走进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纪念馆(位于烟台市海阳市郭城镇战场泊村),以“胶东地区的革命历史与精神传承”为主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红色印记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本次实践团队由学子王子豪担任领
塞上兴农 调研队积极响应《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号召,于2025年8月深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开展“ 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主题社会实践。团队以厚植“知农爱农”情怀为初心,运用专业视角系统探究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与智慧化管理实践,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