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外国语大学从村史馆看田园村庄的百年变化

西安外国语大学共青团 2021-08-29 浏览:

(陕西大学生网讯)为响应团中央关于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8月20日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梦乡村情”实践调研团来到了西安市长安区四皓村展开为期四天的调研,旨在了解乡村振兴下四皓村了解该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发展措施以及未来如何进一步建设美丽新乡村的规划。

image.png

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调研团成员参观了四皓村村史馆

长安“四皓村”,地处秦北麓,翠华山下,是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街道办驻地的一个村子。四皓村共7个村民小组,552户,约2150人。2020年,四皓村入选西安市美丽庭院示范村、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和花园乡村。2021年司法部、民政部,命名四皓村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四皓村村史馆是由全村村民集资修建,以历史起源、民俗文化、村容村貌、乡贤名士党建教育和荣誉奖项等为重点陈展内容。村史馆记录着四皓村百年来的变化与发展,在拓宽地方志发展路径、传承历史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image.png

图为四皓村村史馆历史起源展示板

调研团成员据2000年版《陕西省长安县地名志》了解到:“四皓村”的村名是以汉初“商山四皓”在这里居任而得名。传说“四皓” 是秦朝七十位博士中的四位,因不满秦始皇法制的酷虐,反对“焚书坑儒”,被迫隐居在商山中。秦灭汉定后,刘邦仰慕“四皓”之名屡次召请未果。之后,张良献计请“四皓”辅佐刘邦之子刘盈继位。面对刘盈的赏赐,“四皓”谢而不受,返回商山隐居。在与当地村民交流访谈的过程中,调研团成员感受到“四皓”居士这种行知进退、浮云富贵的品质也深刻影响着四皓村的文化风俗底蕴。在生活节奏日益浮躁的今天,四皓村所孕育的安静闲适的生活氛围让人为之倾心。

村史馆记载着四皓村传统的记忆,在村史馆文化长廊的两旁成列的是由村民们捐献的传统农具,调研团成员跟随着村民的脚步穿过这历史文化的长廊,年代感和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这些农具既展现了四皓村传统的农耕文化,又体现了新时代下的农村风尚。犁耕、蓑衣、铡刀、石磨......无一不记录着那个辛勤劳作的年代。站在它们跟前,恍惚间仿佛看见了当初的村民使用这些农具耕作的情景,仿佛看见了当初村民们为改变生活和故乡的努力。尽管在机械化生产成为常态的今天,这些农具已经慢慢淡出人们的劳作视野,但是这里的村民和历史永远都会记得它们。

村史馆也将四皓村村容村貌的变化记录了下来,从原本的穷乡僻壤到现在的花园乡村,四皓村每一次的发展、每一次的变革都被记录在这座小小的村史馆中。调研团成员在村史馆的记录中看到了这个村子是如何一步步走来,从以前的黑白色照片到现在的彩色大合照,画面里的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质朴的笑容,他们都在由衷的为村子发展和生活变化而开心。在翻阅了资料与实地走访过后,调研团成员从中感受到了这个村子和这里村民强大的活力与动力。故事任在继续,发展永不停歇。相信未来,这座村史馆也会一直见证四皓村的变化与发展。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与村史馆参观,调研团成员加深了对于四皓村历史起源、民俗文化、村容村貌等方面的了解。在了解四皓村发展历史的同时,调研团成员也明白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无论如何发展,乡村永远都是中华文化的根。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仅是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同样是为了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乡土文化。调研团也希望可以在四皓村的发展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国家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条普适性的建议,创造一条普适性的道路。

责任编辑:陕西大学生网
相关文章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