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夯实共青团组织全团带队责任,助力带领少先队以进取的精神风貌献礼建党百年、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旗护卫队直属团支部积极响应团的号召,以“开学第一课”的形式宣扬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经过我校国护队团支部与杨凌高新小学大队部的积极沟通与筹备,8月28日下午国护队选拔出19名训练员与5名机动人员抵达杨凌高新小学,随即为一年级的新生们开展“开学第一课”。
活动伊始,在小朋友们期待的目光下,我校国旗护卫队队员走进课堂与在座的同学们进行互动,讨论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小军人”,在深化其对军人精神认识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小学生们训练的热情与决心。
接下来,国护队员们以“教官哥哥”、“教官姐姐”的新身份为同学们首先示范了军姿与各项要领,利落的动作与响亮的口号声充分展现了队员们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与自信从容的神采。同学们看得聚精会神,一边观看一边比划起动作。
活动氛围逐渐轻松起来,整理队伍、唱红歌、赛跑……一个个“小军人”积极配合队员们的教学,队列也在一下午劳逸结合的训练中变得井然有序。
《红星闪闪》《团结就是力量》等熟悉的旋律飘扬在绿茵场的天空上,稚嫩清脆的童声里蕴藏着无限的活力与希望。训练接近尾声,生动有趣的“开学第一课”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里落下帷幕。
教学相长,本次带训任务的圆满完成让“教官哥哥”和“教官姐姐”们不仅仅收获了与小朋友相处的欢乐,更是有着当老师的一份心得。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队员们的收获吧:
“出发之前,学长学姐们围绕训练事项对我们千叮咛万嘱咐,一路上,我和搭档也一直在商量如何更好地开展训练。刚开始还很紧张,但是可爱的孩子们非常配合,学校的老师也一直在提供帮助,尽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几个小时的训练总体上还是比较顺利的。一个孩子给我说她还看过我们国护的升旗仪式,觉得我们非常帅。听到这几句话,我觉得这一下午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知道有着这样一个机会时,我和各位队友一样,怀着激动的心情期待着这次活动。在这里,我们虽然没有穿军人的服装,但要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给每一个“小军人”做好榜样。同时希望二十五届的队员们能够珍惜这次机会,用心去感受军人的爱国之情,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互大相帮助、团结友爱,心系国护这个集体。”
“今天不是我们第一次带训,只是训练的对象从比我们小一两岁的学弟学妹们,变成一群刚刚上小学的小朋友。许许多多的“意外”,让我们措手不及。提前安排好的训练计划,到了小朋友面前仿佛烟消云散。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第一次带训的二十五届小队员们表现的都很好,从一开始站在队伍旁边的手足无措,到最后基本都能够投入其中,和班主任共同管理好小朋友。也希望高新小学一年级的同学们通过这特殊的一堂课,能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培养爱国爱国旗的意识,也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小学生活。”
国护第二十五届队长胡中一对本次训练做出总结:“对孩子们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也是对我们自己的一堂课,这次活动对西农国护来说,是开展杨凌地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向,我们能够在更多这样的活动中与杨凌的中小学、幼儿园同学们有更深入的交流和接触,比起以往的单纯展示和宣讲能更近一步激发小朋友们的爱国热情,也更加锻炼队员的组织和应变能力。在任务的后期我看到队员们完成任务时更加自信,更加活泼,希望他们在接下来的一系列迎新活动中能更加出彩!”
全团带队是党赋予共青团的光荣职责。本次活动既是我校共青团工作服务的延展,更是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民运动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要求。国旗护卫队深入高新小学开展活动充分展示了西农学子朝气蓬勃风采,对于高新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也增添了异彩纷呈的一笔。相信高新小学的新生们在学好“开学第一课”后,能够继续以昂扬的精神风貌迎接未来精彩的学习生活!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
7月16日上午,2025级学生军训旅在主楼B-305教室召开了校内带队干部培训会。西安交大党委副书记王欢,2025级学生军训旅政委,启德书院院务主任刘恒,军事教研室全体教师,各学院、书院抽调的带队干部出席会议。2025级学生军训旅旅长、校武装部副部长问鸿滨教
为进一步增强校地合作,培养符合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综合型人才,7月15日下午,咸阳市2025年大学生进政府机关见习工作启动会在咸阳市人民政府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师生参加会议。依托“攀登计划”实践平台,西安交大优秀学子赴咸阳政府机关见习。咸阳市委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联合中国民航总局智能建设与维护重点实验室,在机场道面标线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铝酸锶(SrAlO:EuDy)的长余辉蓄能发光标线涂料,显著提升了标线在夜间及恶劣天气下的可视性与耐久性,为航空交通安全提供了创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公众科学素养,7月12日至20日,陕西科技大学“辉光日新”科普支教服务队赴汉中市南郑区法镇茨坝村开展系列科普支教服务活动。 做中学,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