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女,甘肃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于2020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热流科学与工程系。
勤勉笃行,潜心求学
慕名交大能动学院良好的科研氛围和优秀的人才培养模式,马兰从决定考研开始,就立志想加入院士团队。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那一刻,她下定决心用研究生三年的时间,踏踏实实学到真本领,真真切切解决实际问题,未来投身技术研发类岗位,做一颗坚定的螺丝钉。在研一期间,她阅读总计200多篇文献,最后选择超临界二氧化碳热泵作为研究方向。参与过海尔、美的、中车等多个企业合作项目,主要负责模块是系统仿真和编程,目前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负责小组跨临界CO2热泵技术研发平台的搭建和调试,计划并正在撰写相关专利和论文。
无私奉献,勇于担当
本科期间,马兰有在外联部、校科协、“功德长征”项目组以及合唱团的许多学生工作经验。进入研究生阶段之后,马兰加入学院志服部,主持了“加力气体杯暨第二届新港杯研究生辩论赛”“选调生就业分享会”等比赛和讲座。
马兰的志愿服务经历从大一开始,在校内总共获得60小时以上有效义工工时。2016年10月,她做了为期一周的“互联网+创新大赛”的志愿者,进入机动组供随时调遣处理一些突发事件,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志愿活动,并初次体验到志愿服务的乐趣,也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这种创新氛围。次年2月份参加了家乡的春运志愿者活动,在火车站帮助需要的人买票、坐车,在此期间还和志愿者小伙伴们一起去养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2019年2月至6月在武汉汉阳区养老院做义工,每日的工作任务是给不能自理的老人喂饭,陪伴他们。这次经历让她对志愿服务有了更深的感悟,并激励她未来将志愿服务作为一生的事业。马兰真实体会到了作为志愿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志愿服务不是非得要去战乱国家,或是贫困地区,不是有多困难多高大上,身边就有很多可以帮助的人,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现代人追求越来越高,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做义工时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反倒能获得巨大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除此之外,她还积极报名参加迎新志愿者、义务打扫森林公园,去图书馆做志愿者,不放过每次志愿服务机会。研究生期间也曾向辅导员咨询过一些支教事项,虽然由于时间问题和科研任务没能去成,但在在校期间,力所能及地参加了“文明餐桌”等其他许多志愿活动。
矢志有成,不负韶华
马兰说:生活在交大这片热土上,从创新港门口高高矗立的风帆,到兴庆校区秋凉梧桐和弥漫在整个校园的桂花香;从陶文铨院士耄耋之年热爱并坚守的数值传热学课堂,到涵英楼数字展厅志愿者朗朗的讲解声,在西迁精神的熏陶下,越了解就越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青年是国家的未来,社会的希望,“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我们应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弘扬社会正能量,不必要求人人都做顶梁柱,但务必要做一颗靠谱的螺丝钉。
为深入贯彻党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25日至8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鹰”训练营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的指导下,组建了一支由植物保护学院、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
7月16日上午,2025级学生军训旅在主楼B-305教室召开了校内带队干部培训会。西安交大党委副书记王欢,2025级学生军训旅政委,启德书院院务主任刘恒,军事教研室全体教师,各学院、书院抽调的带队干部出席会议。2025级学生军训旅旅长、校武装部副部长问鸿滨教
为进一步增强校地合作,培养符合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综合型人才,7月15日下午,咸阳市2025年大学生进政府机关见习工作启动会在咸阳市人民政府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师生参加会议。依托“攀登计划”实践平台,西安交大优秀学子赴咸阳政府机关见习。咸阳市委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联合中国民航总局智能建设与维护重点实验室,在机场道面标线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铝酸锶(SrAlO:EuDy)的长余辉蓄能发光标线涂料,显著提升了标线在夜间及恶劣天气下的可视性与耐久性,为航空交通安全提供了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