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神木站成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10-14 浏览:

10月11日,科技部公布了69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申报的“陕西神木侵蚀与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神木站”)成功入选。

神木站四卜树站址大楼_副本.png
神木站四卜树站址大楼

神木站基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立足于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生态环境变化长期定位监测研究,揭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区域土壤侵蚀环境变化、生态水文过程与植被重建的影响机理,阐明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的科学依据,提出旱区复杂水资源系统调控理论与技术,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战略决策和科技储备,相关研究成果对该区的植被重建、矿区生态恢复、植物种选择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2000年以来,神木站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90项,总合同经费1.62亿元;以神木站为研究基地,发表科研论文5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4件,出版专著9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近年来,神木站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2020年10月神木市政府与我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神木市政府将位于西沟办事处四卜树新村的2600平方米综合大楼提供给神木站使用。2021年由神木站规划,市政府投资实施了“神木市六道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科技示范项目”一期工程。该示范区项目以试验站所在的六道沟流域为中心,扩展到周边几个小流域,总面积35平方公里,规划2021年-2023年建设完成。示范区项目坚持以“山水林草、田园路村”系统治理、以科技示范为引领,打造水蚀风蚀交错区综合治理示范样板。

神木站将以国家野外台站建设为契机,突出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带作为农牧、侵蚀动力及气候过渡带的区域特色,以过渡带生态脆弱区水文水资源与灾害防控为核心,重点致力于土壤侵蚀过程及其防治原理、生态水文过程、植被与土壤恢复及其协同机制长期定位研究,提出旱区复杂水资源系统调控理论与技术,解决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丰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发展半干旱区植被与土壤协同恢复理论与技术。打造多学科交叉平台和人才培养高地,建设面向黄河流域生态脆弱区和能源基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灾害防控、生态修复为主要任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期定位观测、科学研究、综合治理试验示范与服务地方的平台。



责任编辑:陕西大学生网
相关文章
“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从周

“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从周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 | 从周原文化中汲取 “ 三治融合 ” 治理养分 为深入探究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近日,西安培华学院“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宝鸡市岐山县,开展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核心的专题调研实

“语脉同频·双普同兴”:西农学子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纪

“语脉同频·双普同兴”:西农学子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纪

为深入贯彻党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25日至8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鹰”训练营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的指导下,组建了一支由植物保护学院、

西安交大斩获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团体赛总冠军、唯一特

西安交大斩获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团体赛总冠军、唯一特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

西安交大2025级学生军训带队干部培训会召开

西安交大2025级学生军训带队干部培训会召开

7月16日上午,2025级学生军训旅在主楼B-305教室召开了校内带队干部培训会。西安交大党委副书记王欢,2025级学生军训旅政委,启德书院院务主任刘恒,军事教研室全体教师,各学院、书院抽调的带队干部出席会议。2025级学生军训旅旅长、校武装部副部长问鸿滨教

西安交大师生参加咸阳市2025年大学生进政府机关见习工

西安交大师生参加咸阳市2025年大学生进政府机关见习工

为进一步增强校地合作,培养符合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综合型人才,7月15日下午,咸阳市2025年大学生进政府机关见习工作启动会在咸阳市人民政府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师生参加会议。依托“攀登计划”实践平台,西安交大优秀学子赴咸阳政府机关见习。咸阳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