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线态氧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光催化氧化反应的氧化剂。通常,能高效产生单线态氧的理想光敏剂需要同时具有强的光吸收、良好的光稳定性、溶解性以及高效的单线态—三线态系间窜越效率。然而,开发一种可同时满足上述所有要求的光敏剂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因此,很多研究者致力于将多种光敏剂通过共价连接整合到单个分子或聚合物中,以避免它们的光降解和自聚集,从而提高单线态氧产生的稳定性和效率。然而,共价连接过程往往需要繁琐和耗时的合成过程,并且收率低,这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实际应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的策略来制备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单线态氧产生能力的光敏剂。
针对这一问题,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张明明教授课题组通过配位自组装将两种常见的光敏剂(苝酰亚胺和苯并噻唑)结合在一起,制备了一类桶状多组分金属笼。这种策略不仅通过带电荷的笼状结构之间排斥作用避免了其自聚集,而且还利用铂基配位键促进了系间窜越,提高了其单线态氧产生能力(单线态氧量子产率高达56%)。这些笼状化合物可以将一些烯类衍生物包裹进空腔内,通过可见光照产生的单线态氧将其氧化,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效率(产率>90%)、良好的光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该项研究不仅提供了一种通过配位自组装构筑具有优异单线态氧产生能力的金属笼的策略,还拓展了其在光催化氧化反应领域的应用,为金属笼在光催化方面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指导。
近日,该研究成果以《基于苝酰亚胺的多组分金属笼作为光敏剂用于可见光驱动的光催化氧化反应》(Perylene Diimide-Based Multicomponent Metallacages as Photosensitizers for Visible Light-Driven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Reaction)为题发表在中国化学会的旗舰刊物《中国化学会·化学》(CCS Chemistry)上。论文第一作者为西安交大材料学院博士生侯亚丽,通讯作者是西安交大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明明教授,西安交大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论文唯一通讯单位。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西安交通大学基础研究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和广东省分子聚集发光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项目的资助,论文的表征及测试得到了深圳大学李霄鹏教授、西安交大前沿院何刚教授、英国诺丁汉大学凌三良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分析测试共享中心、材料学院和理学院分析测试中心的支持。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 | 从周原文化中汲取 “ 三治融合 ” 治理养分 为深入探究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近日,西安培华学院“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宝鸡市岐山县,开展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核心的专题调研实
为深入贯彻党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25日至8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鹰”训练营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的指导下,组建了一支由植物保护学院、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
7月16日上午,2025级学生军训旅在主楼B-305教室召开了校内带队干部培训会。西安交大党委副书记王欢,2025级学生军训旅政委,启德书院院务主任刘恒,军事教研室全体教师,各学院、书院抽调的带队干部出席会议。2025级学生军训旅旅长、校武装部副部长问鸿滨教
为进一步增强校地合作,培养符合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综合型人才,7月15日下午,咸阳市2025年大学生进政府机关见习工作启动会在咸阳市人民政府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师生参加会议。依托“攀登计划”实践平台,西安交大优秀学子赴咸阳政府机关见习。咸阳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