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以“共生·共建·共赢”为主题的“地球生命共同体学科群研究计划”学术论坛在太白校区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主任陈富林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报告,论坛由医学院负责人主持。
陈富林在报告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21年10月12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上发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主旨讲话,为推进和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供了理论指引,为构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蓝图擘画了新愿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倡议的提出必将推动生物与环境、人与生物、人与环境相关学科群的发展。我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学科特色明显,科研实力突出,依托生物学、生态学、医学等学科,搭建“生物与医学”学科群,积极推动“生物生态”“医药卫生”及“食品安全”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充分整合集成现有资源,重组凝练新的学科生长点,围绕学科建平台,立足平台育团队,培育出标志性重大创新成果。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李保国、岳明、沈立新、赵宇玮、陈协群教授分别作了题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中国智慧及保护现状研究”“陕西植被与植物编目研究-历史与现状”“微生物-人-环境”“基于基因工程的生物固碳技术增加‘碳手印’”“肠道微生态与人类健康”的学术报告。
会后,与会专家共同启动“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地球生命共同体学科群研究计划’”。
本次学术论坛旨在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紧抓国家“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历史机遇,依托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科研平台和学科方向,多学科、多角度,大平台、大交叉,发挥学科集群效应,打造一批高水平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球生命共同体研究团队,培育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保护和研究人才队伍,通过启动“地球生命共同体学科群研究计划”,制定西北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规划,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发出西大声音,贡献西大智慧,提出西大方案。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 | 从周原文化中汲取 “ 三治融合 ” 治理养分 为深入探究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近日,西安培华学院“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宝鸡市岐山县,开展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核心的专题调研实
为深入贯彻党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25日至8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鹰”训练营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的指导下,组建了一支由植物保护学院、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
7月16日上午,2025级学生军训旅在主楼B-305教室召开了校内带队干部培训会。西安交大党委副书记王欢,2025级学生军训旅政委,启德书院院务主任刘恒,军事教研室全体教师,各学院、书院抽调的带队干部出席会议。2025级学生军训旅旅长、校武装部副部长问鸿滨教
为进一步增强校地合作,培养符合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综合型人才,7月15日下午,咸阳市2025年大学生进政府机关见习工作启动会在咸阳市人民政府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师生参加会议。依托“攀登计划”实践平台,西安交大优秀学子赴咸阳政府机关见习。咸阳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