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下午,彭康书院举行2020级"探寻家庭故事,绘制亲情地图"感恩德育实践活动表彰仪式。彭康书院院务主任叶明出席,书院全体辅导员和76名获奖学生参加。
团工委副书记张玺晗宣读表彰决定后,举行了颁奖仪式。2020-2021年度,经书院认真筹备、广泛动员,2020级共有840名同学参与到本次主题活动中,以“寻根”为切入点完成家史、家风的学习,共回收主题文章816篇,主题视频175部,最终评选出64篇优秀文章和32部优秀视频。对优秀文章将集结成册,形成《2020级寻根文集》。
能制043班的郭懿文和013班的王梓涛两名同学作为优秀作者代表朗诵了自己的文章,并分享活动的感悟。郭懿文以《家的灯,永远亮着》为题作分享,“探寻家族故事,是对自己从哪里来的不停追问;而绘制亲情地图。则是对自己到哪去的深刻思考。”王梓涛以《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为题,着重讲述了客家族王氏的历史变迁,并表示“王氏家训‘谨言慎行,宽厚忍让’的教诲,指引着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与会人员欣赏了人居001陈子瑶同学和003曹佳佳同学制作精美的短视频。在悠扬的吉他声中,陈子瑶回到老家向奶奶借来了陈氏族谱,并简要介绍陈氏家族的兴衰荣枯。曹佳佳介绍了福建武夷山曹氏家族的生活环境、村貌、风俗、家风等。
来自蓝田县公安局、能动a002高思坪同学的父亲作为家长代表发言。他用质朴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家族从白鹿原迁移的故事,肯定了书院举办这项活动对学生个人成长、家族凝聚、家风传承的意义,是一堂生动的爱家爱国实践课程。
叶明作总结致辞。他以《在家史家庭调研中汲取成长的智慧和力量》为题,从敬天法祖谈起,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家风家训的论述,指出现代的家庭文明离不开传统的家风家训的滋养。他希望彭康书院更多的同学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一起从自己家族历史、家庭成长,从各自家风家训中汲取成长的智慧和力量。
本次活动,既是对2020级感恩德育实践活动的总结,也是对2021级感恩德育实践活动的预热。表彰仪式作为彭康书院新生养成教育活动,全体大一新生线上打卡观看,同学们不断发送弹幕表达见解,气氛热闹活泼。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要务,其中,德育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彭康书院重拾中国传统教育对于人文教育的救治之道,把道德素养提升作为成长成才的核心基石,感悟家庭、孝行父母、回馈社会,重铸新时代新青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动力,开展“探寻家族故事,绘制亲情地图”感恩德育实践项目。项目自2006年启动,至今已运行十五年。
2025年8月,西北工业大学 “侗歌耘梦” 实践队怀揣文化探索热忱,踏遍贵州山水,先后深入贵阳市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一场文旅探索与非遗传承深度交织的社会实践。漫步黎平县肇兴镇翘街古城,青石板路承载着岁月痕迹,队员们俯身触摸历史与现代交融的
长安大学 团队 研发 动态公路测载监管系统 助力 交通 安全再升级 (供稿人:谢越,张方致) 车辆超载是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的 “隐形杀手”—— 不仅大幅增加桥梁侧翻、路面破损等事故风险,更曾引发多起重大人员伤亡事件。针对当前公路测载领域 “动态检测难、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 | 从周原文化中汲取 “ 三治融合 ” 治理养分 为深入探究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近日,西安培华学院“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宝鸡市岐山县,开展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核心的专题调研实
为深入贯彻党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25日至8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鹰”训练营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的指导下,组建了一支由植物保护学院、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