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学校防控政策的要求下,同学们沉着冷静,积极配合,携手应对,有条不紊打开生活新方式。文治书院开展“疫情期间文治er的日常”分享活动,展现同学们疫情期间的多彩生活,倡导同学们在宿舍安心生活,健康成长,合理分配学习和休闲时间,积极迎接即将到来的课程安排。
疫情之下,“文治er”的生活依旧多彩,他们用各自独特的方式表达着战“疫”必胜的信心、互相帮助的爱心与共度难关的真心。
彭小青同学在封楼期间同样认真学习,从不松懈。她分享自己的日程安排和复习笔记,希望同学们能一起制定学习计划,梳理专业知识。“特殊时期,我们要有一颗安定、镇静的心,做好日常防疫的同时,不能忘记学生的主责主业。不被打乱自己的节奏,认真学习,不负韶华,是我在疫情封闭期间的选择。”她这样说道。
孙一博同学分享生活中的小确幸,疫情前种下的魔豆种子在封校期间发芽,削减了他因疫情袭来而产生的焦虑慌张,带给他惊喜与希望。“我们无法预知疫情何时发生,同样,生活中的惊喜也会悄然降临。只要我们不放弃,抗争到底,就终有驱散疫情,迎来胜利的一天!抗疫加油,西安必胜!”
来自医工学未来2101班的许文元和未来人工智能2101班的曹家骏,演奏小提琴《卡农》二重奏,为疫情下冷清的校园注入活力,赢得同学们的掌声与喝彩。他们说:“2021与2022的交汇之际,希望能用自己的特长带给同学们爱与温暖,悠扬的旋律能抚平大家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更加坚定战疫必胜的信心和决心。”短短五分钟的曲目中,承载着满当当的祝福。
为同学服务也成为疫情期间文治er生活中的重要部分。600余名文治学子积极响应号召,加入文治书院战疫先锋队,投身抗疫志愿服务。任务在群里发布后,志愿者们争相报名。他们奋战在核酸检测队伍中维持秩序,在书院闸机处勾画出门证,在卸车、搬运、发放物资的第一线,在需要疏散人流的食堂内。“穿上志愿者马甲的时候,‘站好一班岗,做好一班事’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总是相伴而生。”同学们这么说。危急时刻贡献青春力量,是他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作为。
同学们分享的点点滴滴,生动体现出大家在疫情面前乐观积极,向上进取的精神风貌,而心连心构筑起的坚强防线,也让这个寒冬被暖意包围。传递正能量,散发光和热,我们坚信同舟共济,抗击疫情,西安必定常安。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
7月16日上午,2025级学生军训旅在主楼B-305教室召开了校内带队干部培训会。西安交大党委副书记王欢,2025级学生军训旅政委,启德书院院务主任刘恒,军事教研室全体教师,各学院、书院抽调的带队干部出席会议。2025级学生军训旅旅长、校武装部副部长问鸿滨教
为进一步增强校地合作,培养符合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综合型人才,7月15日下午,咸阳市2025年大学生进政府机关见习工作启动会在咸阳市人民政府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师生参加会议。依托“攀登计划”实践平台,西安交大优秀学子赴咸阳政府机关见习。咸阳市委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联合中国民航总局智能建设与维护重点实验室,在机场道面标线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铝酸锶(SrAlO:EuDy)的长余辉蓄能发光标线涂料,显著提升了标线在夜间及恶劣天气下的可视性与耐久性,为航空交通安全提供了创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公众科学素养,7月12日至20日,陕西科技大学“辉光日新”科普支教服务队赴汉中市南郑区法镇茨坝村开展系列科普支教服务活动。 做中学,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