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凌晨,静谧多日的长安大学渭水校区灯火通明,校门口,几十辆大巴车缓缓启动,将需要离校返家的学生们点对点闭环集中转运至火车站、高铁站和机场。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校园封闭生活后,同学们终于踏上了期盼已久的返乡之旅。
经过一个多月艰苦卓绝的疫情防控斗争,学校多个区域调整为管控区管理。按照陕西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精神,根据属地风险区域划分和疫情防控政策规定,在省市区教育、交通、卫健、公安等部门的指导与支持下,学校按照“科学评估、学生自愿、一人一策、全程追踪”的原则,精心组织渭水校区的本科生分批错峰离校返乡。17日凌晨5时起,2万余名学生陆续踏上了回家的路。
为确保学生“出得了校门、上得了路、回得了家”,学校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学生离校转运工作方案,下设信息统计、咨询服务、证明函件、站点协调、秩序维护、消杀保障、车辆调度、防疫物资保障等8个工作组,精心部署、通力协作,为学生离校返乡提供各项安全保障和贴心服务。
面对学生出行的不同需求,学校精准做好学生去向信息摸排统计,准确掌握学生离校动态、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交通通行计划、中转站疫情防控政策等信息,及时联系西安市“两站一场”,安排70余辆“专车”为返乡学生提供“点对点”送站和“闭环”出行服务。针对省外学生返乡、西安航班暂停的问题,学校积极与航空公司联系协调,通过包机、拼机等方法,确保学生安全顺利返乡。对于省内学生,学校主动联系低风险市县,协调学生家庭所在地政府相关部门,统筹安排包车保障学生返乡。家住西安市主城区的学生,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的前提下,可自行联系出租车或私家车返回。
为方便学生离校前核酸检测,学校在教学区东西区各设置一个核酸检测点,为办理完离校审批手续的学生进行核酸检测,并配发医用口罩、消毒湿巾等防疫物资,确保学生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顺利离校。
在学生安全顺利离校返家的背后,是一线工作人员通宵达旦的坚守与奋战。学工部门工作人员连夜制定工作方案,开展信息摸排统计工作;各学院辅导员在班级群里及时发布学校通知,统计学生信息,通知离校返家注意事项,他们还逐一敲开学生宿舍的门,反复叮嘱学生随身携带所需要的证明材料,并嘱咐同学们“到家的第一时间就给我发信息,路途中不管遇到任何问题,都要第一时间和我联系,学校和老师会尽全力帮助大家解决遇到的问题!”
开具《离市证明》、签订《返乡承诺书》后,学生们拖着早已打包好的行囊,登上转运大巴,内心难掩激动之情。非常时期的暖心护送让他们深深感动:“点对点接送,为学生准备好能想到的一切,这次特殊的经历让我更爱我的学校。感谢为了我们安全回家而辛苦付出的所有老师同学们。”“是什么让凌晨的校园那么美丽?是无数人通宵达旦、夜以继日的努力,老师们用爱心和责任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
学校的暖心服务、老师的贴心嘱托、志愿者的热情帮助,温暖了学生的返乡之路。对于熬了好几个通宵的老师们来说,学生顺利回家,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慰藉:“当收到一个个学生打来电话、发来消息说他们顺利到家的时候,感觉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
7月16日上午,2025级学生军训旅在主楼B-305教室召开了校内带队干部培训会。西安交大党委副书记王欢,2025级学生军训旅政委,启德书院院务主任刘恒,军事教研室全体教师,各学院、书院抽调的带队干部出席会议。2025级学生军训旅旅长、校武装部副部长问鸿滨教
为进一步增强校地合作,培养符合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综合型人才,7月15日下午,咸阳市2025年大学生进政府机关见习工作启动会在咸阳市人民政府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师生参加会议。依托“攀登计划”实践平台,西安交大优秀学子赴咸阳政府机关见习。咸阳市委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联合中国民航总局智能建设与维护重点实验室,在机场道面标线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铝酸锶(SrAlO:EuDy)的长余辉蓄能发光标线涂料,显著提升了标线在夜间及恶劣天气下的可视性与耐久性,为航空交通安全提供了创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公众科学素养,7月12日至20日,陕西科技大学“辉光日新”科普支教服务队赴汉中市南郑区法镇茨坝村开展系列科普支教服务活动。 做中学,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