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凌晨5点,寂静的西安理工大学金花校区内,50多辆大巴车缓缓驶入校园,我校首批离校返家学子,在学校的暖心护送下,有序踏上返家之路,截至1月22日12时,西安理工大学金花、曲江校区共17000余名学生启程。
在报请上级有关单位同意后,学校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成立转运工作专班,结合实际设立对外联络、学生工作、车辆转运、票务工作、站场工作和宣传工作等6个工作组,持续加强与省教育厅、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沟通联络,主要校领导靠前指挥工作,学校多部门通力合作,24小时连续作战,100余名教职工志愿者和300余名学生志愿者倾力服务,在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的同时,有序推进学生离校返乡各项工作,形成完整闭环,为学生返乡保驾护航。
“祝大家一路顺风,平安回家。”校领导来到发车点,送别即将离校的学生,叮嘱大家带齐证件、拿好行李,祝福大家平安返家。发车点前,“火车站”“西安北站”……
志愿者高举指示牌引导,学生根据指引快速找到对应乘车点有序排队上车,“莘莘学子专车 浓浓西理工真情”“西安理工大学祝学子们平安回家”车身悬挂着醒目的红色横幅寄托着学校对学子们的深切关怀。土建学院学生韩雕说:“非常感谢学校这次暖心的安排,从学校登车到火车站检票入站全都替我们安排好了,真的很感谢学校,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向辅导员报备信息,让学校放心。”
为了高效快速解决学生返乡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顺利返乡,学校开通5部24小时学生服务热线,及时解答、协调学生咨询以及需要解决的各类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辅导员、楼长和临时党支部作用,深入学生宿舍多轮次点对点摸排学生返乡信息,精准掌握学生返乡时间、行程路线和乘坐交通工具。同时全力做好学生返乡购票服务保障工作,邀请西安铁路局集团公司工作组来校商谈学生购票事宜,无一名学生因购票问题不能返乡。
为了细致做好学生出发前准备工作,学校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向离校返乡学生明确离校流程、乘车安排、路途防护等要求,为每名离校学生发放《离校返家证明》、学生温馨服务卡及口罩、消毒湿巾等防疫物资。根据学生返乡信息,在两校区设置多个核酸检测点,精准开展离校学生核酸检测,确保学生持检测证明离校,到家有效。
来自电气学院的王昭同学家在咸阳,他顺利返回家后给他帮助的老师发短信说:“老师,我现在已经安全到家,您及时帮助我联系对接我家乡的工作人员,让我能够顺利返家,在这个大雪纷飞的寒冬里,我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感谢您,感谢西理工,这个冬天,一定不再寒冷。”在1月20日当天,学校统一安排了18辆大巴车将金花校区家在咸阳的近800名学生安全送出。为提前做好省内各地市离校返家学生联络对接工作,学校抽调18名党员领导干部组成学生返家对接市县区联络组,一对一负责省内11个地市和西安市的7个区县学生返家的对接联系工作。
“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此次的寒假回家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材料学院的王英涛同学家在上海,他买的是中午12点10分从西安北站到上海的高铁。1月20日-22日,像王英涛一样选择乘火车回家的同学有11000余人。为最大限度保障离校学生安全,学校在两校区分设送站点,安排96辆班车全天候为返乡学生提供暖心送站服务,分地域分批次“点对点”安全运送学生返乡返家。截止1月22日12点,学校共协调车辆往返“两站一场”点对点送站293辆次,转运西安市各郊县学生39辆次,调集学校资源转运咸阳市、铜川市学生20辆次,联系商洛、渭南、榆林、安康等市来校转运学生车辆25辆次,17000余名学生通过“点对点”闭环转运顺利离校返乡。
1月22日下午,西安又下起了雪,阵阵寒风吹来像一把把小刀,雪飘落在大家的脸和手上,立刻融化成了水。一线的老师和志愿者们依然在工作,昼夜不息,连续作战,给同学们争取更多的回家便利和机会,用爱和责任为学生温暖了返乡之路。对于连续奋战好几个通宵的老师们来说,学生顺利回家,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慰藉:“当收到同学们打来电话、发来消息说他们顺利到家的时候,感觉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
7月16日上午,2025级学生军训旅在主楼B-305教室召开了校内带队干部培训会。西安交大党委副书记王欢,2025级学生军训旅政委,启德书院院务主任刘恒,军事教研室全体教师,各学院、书院抽调的带队干部出席会议。2025级学生军训旅旅长、校武装部副部长问鸿滨教
为进一步增强校地合作,培养符合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综合型人才,7月15日下午,咸阳市2025年大学生进政府机关见习工作启动会在咸阳市人民政府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师生参加会议。依托“攀登计划”实践平台,西安交大优秀学子赴咸阳政府机关见习。咸阳市委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联合中国民航总局智能建设与维护重点实验室,在机场道面标线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铝酸锶(SrAlO:EuDy)的长余辉蓄能发光标线涂料,显著提升了标线在夜间及恶劣天气下的可视性与耐久性,为航空交通安全提供了创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公众科学素养,7月12日至20日,陕西科技大学“辉光日新”科普支教服务队赴汉中市南郑区法镇茨坝村开展系列科普支教服务活动。 做中学,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