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问题,2021年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系教师不断思考与探索,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纲要课,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素材融入其中,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从而进一步引导大学生理解和弘扬中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让纲要课真正发挥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效果。
全系教师集体备课,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纲要系教师围绕抗疫精神进课堂召开专题备课会,围绕课程不同专题,群策群力,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近百年间不同历史时期,党带领人民群众同多种重大灾难作斗争紧密联系起来,作为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重要的教学内容,从历史角度讲深讲透伟大抗疫精神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全面总结历史经验,师生共同领会初心和使命。在授课过程中,纲要系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生的几次重大疫情,了解每次疫情的全貌,以及分析当时政府的应对措施,以及老百姓在疫情下的生存状况,总结其中好的做法,让学生切身体会,为什么在旧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为什么在新时代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让学生结合疫情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抗疫的过程,让学生仔细思考和领会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初心和使命。
“引诗词 抗疫情”体验式教学,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为了体验和感悟疫情期间全国人民举国同心、攻坚克难,相互支援的抗疫精神,纲要系教师组织学生选取传统诗词中反映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英勇顽强克服困难的经典诗词,师生一起诵读,讨论分享。让与时代共命运,和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的大学生,切身体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家国情怀,明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时代担当,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奋进的精神力量。
“疫情我来讲”反转课堂活动,学习抗疫先进事迹。纲要系教师以“疫情我来讲”师生研讨会为载体,将抗疫精神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实践当中。纲要系教师提前布置研讨计划,并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及成员分工,再进行自我学习、实践调查、小组研讨、项目汇报,获得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社会类2021级学生刀倩说,“通过学习抗疫精神,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也让我知道了什么是舍生忘死、逆行而上,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继承发扬抗疫精神,不惧风雨、勇挑重担!”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
7月16日上午,2025级学生军训旅在主楼B-305教室召开了校内带队干部培训会。西安交大党委副书记王欢,2025级学生军训旅政委,启德书院院务主任刘恒,军事教研室全体教师,各学院、书院抽调的带队干部出席会议。2025级学生军训旅旅长、校武装部副部长问鸿滨教
为进一步增强校地合作,培养符合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综合型人才,7月15日下午,咸阳市2025年大学生进政府机关见习工作启动会在咸阳市人民政府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师生参加会议。依托“攀登计划”实践平台,西安交大优秀学子赴咸阳政府机关见习。咸阳市委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联合中国民航总局智能建设与维护重点实验室,在机场道面标线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铝酸锶(SrAlO:EuDy)的长余辉蓄能发光标线涂料,显著提升了标线在夜间及恶劣天气下的可视性与耐久性,为航空交通安全提供了创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公众科学素养,7月12日至20日,陕西科技大学“辉光日新”科普支教服务队赴汉中市南郑区法镇茨坝村开展系列科普支教服务活动。 做中学,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