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培养劳动精神,在了解到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杜塬村绝大多数都是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家庭后,7月20日,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振兴”小团队在师婷、董银英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杜塬村开展了“心之所向,以劳为美”的主题实践活动。
以前,村里人全都住在山里,靠种地为生。当地的土质很适合花椒生长,栽种花椒成为家家户户的主导产业,而如今便捷的交通带动了花椒产业的发展,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现在正是花椒成熟的季节,椒农们忙着把花椒晾晒好,漫山遍野的椒园都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花椒属于灌木,全身长满了刺,成熟的花椒颗粒更是处在刺中央,因此,折椒只能是纯手工采摘,目前,还没有现代化的工具可以使用。折椒是一件苦差事,大红袍花椒成熟之际,正值暑热天气,伏里的太阳如焦火。全靠着两只手,在椒剌中穿梭,折十串椒,被椒剌扎三四下是常有的事,而且花椒剌扎的手又麻又痛,还会发黑。也正是这样才能体现劳动人民的辛苦。
经过几个小时的的辛苦劳动,实践队员们看着一筐筐收获满满的竹筐,队员们心里非常开心。
通过此次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实践队员们了解和认识“劳动”光荣伟大的价值,引导实践队员们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观念,培养弘扬劳动精神、自觉参加劳动的习惯。实践队员们不但收获快乐、磨炼意志、锻炼自我,进一步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而且真正认识到劳动是最光荣的,所有梦想都要通过诚实劳动才能获得。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铜川市农弃智转实践队深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在当地多家企业、农业项目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聚焦生态循环发展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核心议题,旨在系统梳理董家河镇的实践经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的号召,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绿筑先锋”实践团于7月正式开启暑期“三下乡”征程。 本次实践以建筑垃圾为核心研究对象,旨在深挖其背后潜藏的社会与环境课题。系列宣传报道将循着“建筑垃圾的由来—破碎分类—‘
2025年8月8日,为深入了解乡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的社会服务需求,探索智慧养老模式在乡村的普及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集暖阳队” 赴陕西省揉谷镇新集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原计划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调查当地老人与儿童情况,不料突发暴雨,队员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8月2日至5日, 在指导教师孙启鹏、苟辰楠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赴广西北部湾“陆海联结链动新程·一带一路物畅其流”暑期社会实践队 赴广西北部湾开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 西安市村落 特色保护区建设实践 2025年7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11区2县168村特色保护区建设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1名师生奔赴周至县兰梅塬村,在靳亦冰教授带领下开展调研,旨在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