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徜徉在列车上的“思政课”

贵州师范大学 2022-07-27 浏览:

 7月19日,迎着清晨的微风细雨,来自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黔延筑梦”知行实践团赴陕西省延安市红色圣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乘着K692次绿皮火车沿着铁轨蜿蜒而行,十余名贵州学子开启了淬炼灵魂之旅。

让思政之“盐”融入社会“大餐”

“让红色旧址成为鲜活生动的思政教材”,这是北京大学张静老师在列车上给实践团的同学分享社会实践感悟时反复提及的话语。张静老师带队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在重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沙坪坝区歌乐山麓的白公馆看守所旧址进行集中参观学习,聆听了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白公馆的历史文化。张静老师得知实践团的实践课题是关于延安红色文化新媒体传播路径的探索,便给实践团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同时也非常肯定实践团此次实践的价值和意义,它不再是停留在理论上的“思政课”,而是上升到实践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直击灵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不变的却是在一次次实践中践行初心。张老师也分享了十几年前来贵州志愿经历,张老师说道:“她非常喜欢贵州,对贵州的山水人情留有深刻的印象,质朴而纯净的世外桃源西江千户苗寨、一泻万丈蔚为壮观的黄果树瀑布、纯真善良的贵州女孩。看到朝气蓬勃的贵州学子和未来教育的传播者,我们更应该以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那样“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培养奋斗精神”在社会大熔炉中增知识,长才干,成大才。

用“红色旋律”唱响新时代“青春之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引领和帮助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19日,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黔延筑梦”知行实践团在向延安行驶的K692次火车上唱响红歌。车厢里回荡着《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嘹亮的歌声。活动期间,列车乘务人员和旅客融入其中。随着音乐伴奏响起,大家一起歌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广大乘客、列车员和求是师生共同唱出了对祖国的爱,向伟大的党致敬。

慷慨激昂的歌声,吟唱起那段激励人心的岁月,耳熟能详的旋律,演绎新时代的爱国情怀。乘客们积极参与,氛围浓郁,嘹亮的歌声回荡在整个列车。

短暂的旅途时光,对于实践团的队员来说,这是漫长有意义的路途,列车上的所闻所感俨然是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思政课”。青春吐芳华,理想当为先,我们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实践团队员纷纷表示,要在本次实践途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做到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服务社会中彰显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李峰
相关文章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